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姓氏百科
屈姓
屈姓,屈,读音作Qū,古音读作Qué,亦可读作Jué,屈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八十二位,人口约七十六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48%左右。 姓氏起源 源于姬姓,出自远古黄帝后裔狂屈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著名的清朝学者张澍在《姓氏寻源》中记载:“黄帝传有屈竖。”史书在典籍《国学·子部·道家》中记载:“黄帝理天下,始以中方之色称号。初居有熊之国,曰有熊帝,不好战争。当神农之八代榆冈始衰,诸侯相侵。以黄帝称中方,故四方僭号,亦各以方色称。佥共谋之,边城日骇。黄帝乃罢台榭之役,省靡丽之财,周戎士,筑营垒。帝问于首阳山。令采首山之金,始铸刀造弩。有于东海流波山得奇兽,状如牛,苍身无角一足,能出入水,吐水则生风雨,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牛。帝令杀之,以其皮冒之,以为鼓,以击之,声闻五百里。帝令军人吹角为龙鸣,此鼓角之始也。于是又令作蹴踘之戏,以练武士。黄帝云:“日中必熭,操刀必割。”狂屈竖闻之曰:‘黄帝知言也。’”狂屈竖,为黄帝属下武将,后在平定蚩尤之乱时立有大功。他十分钦佩黄帝的德政,一直认为“武非决世”,就是单凭武力不能解决世间的所有问题。因此,当黄帝说“日中必熭,操刀必割”时,他非常赞同这个辨证的道理。 最古早的屈氏,当始于狂屈竖,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该支屈氏正确读音作Qué(ㄑㄩㄝˊ)。
屈氏
屈瑕
湖南、陕西
屈瑕、屈原
临海郡、丹阳郡;临海堂、丹阳堂
屈伯川
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 屈瑕 展开
字辈信息
温州市屈氏字辈:良大日正邦孝的传万代。 宁波市屈氏字辈:孝嫩叟淑均宗忠,从良风海大世尚,文才广学贤朝用,荣华富贵永昌隆。 杭州市屈氏字辈:登长传世本立雪起家昌永寿先业。 台州市屈氏字辈:承志光前绪,忠贞世代传,功烈贻谋远,家声永庆延。 嘉兴市屈氏字辈:永学道吉昌,忠义正家邦。 金华市屈氏字辈:以从伯仕允道正子文廷良于日斯衍蕃硕舒翘英肇庆。 湖州市屈氏字辈:承志光前绪,忠贞世代传,功烈贻谋远,家声永庆延,多凤名良贵,善治念宜先,仁让培原厚,孝友心性坚,畅达根基固,佑启子孙贤,云礽如星众,甲第喜珠联,荣显师仪亮,记事效君迁,历纪千万祀,元运共长年。 绍兴市屈氏字辈:世祚廷洪欣仰先民作式,伦常敦洽裘资厚徳成家。 舟山市屈氏字辈:学全保明修,太柏传家长,忠有贤季子,茂盛树景光,开印炳逊远,祯源福三阳。 丽水市屈氏字辈:大树昌昭宪,遵仰英彦方。嘉祯隆光耀,群超毓显扬。 衢州市屈氏字辈:其道德文章,家承世忠厚。 展开
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屈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八十二位,人口约七十六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48%左右。 传统意义上的屈氏远祖,始于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武王之子芈瑕,受封于屈(湖北秭归),子孙后代遂以封地名“屈”为姓。因此,屈氏是楚国的公族,屈氏起源于芈姓。屈氏得姓后十分兴旺发达,春秋战国时屈氏和景氏、昭氏为楚国最有势力的三大王室宗族,显赫一时。这一时期名载史册者达十余人,以三闾大夫屈原最为著名。公元前223年楚灭于秦,屈氏从此开始徙奔四方。一部分为避难散居今湖北、湖南等地。汉灭秦,曾迁六国贵族后裔和关东豪族于关中,屈氏亦列其中,为屈氏入陕之始。西汉后两湖之地的屈氏有一部分迁居浙江临海,一部分迁居江苏泗洪、盱眙等地。而两汉之交的动荡不宁,使关中屈氏有进入山西、河北、山东者,其中一支迁居河南洛阳。 屈氏在中国国分布较广,到2009年1月为止,以湖南、陕西等省为多。 展开
郡望堂号
郡望 临海郡:三国时期孙吴国太平二年(丁丑,公元257年)置郡,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东部沿海、象山港以南地区。 丹阳郡: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41年),更秦鄣郡为丹阳郡,郡以境内丹阳县而名。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新丰郡:亦称古庸国、竹山县,商朝以前为汉水流域重要部落方国,称庸国。 彭城郡:原为西汉时期的楚国所置。渤海郡: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  堂号 临海堂:以望立堂。 丹阳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 彭城堂:以望立堂。 新丰堂:以望立堂。 三闾堂:战国时屈原,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在楚国官至三闾大夫,楚怀王很尊重其才。后来因为被奸臣靳尚和郑贵妃说他的坏话,被贬到江南。他作了《渔父词》,表明自己的爱国心,自投汨罗江而死。 汨罗堂:同三闾堂。 忠义堂:同三闾堂。 展开
宗祠通用联
四言 临危不惧;海量能容:此联为鹤项格嵌典屈氏名门望族居住地“临海”嵌字联。 怀忠作赋;削发为僧:沅湘世泽;渤海家声:全联典指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自沉湘阴北之屈潭,在汨罗江上。通沅江、湘江。 汨罗吊古;蒋国膺封:上联典指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投汨罗江而死,汉贾谊尝过江吊之。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屈突通,唐高祖时授兵部尚书,封蒋国公。 河南世泽;三闾家声:全联典指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为三闾大夫。 节同和靖;詈惮女嬃: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屈复事典。下联典指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事典。 怀忠作赋;讲道寄人:上联典指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事典。下联典指汉朝时期的屈处静事典。 五言 海日长三丈;玄黄始一隙:此联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屈大均《登罗浮绝顶奉同蒋、王二大夫作》诗句联。 六言 望崦嵫而勿迫;恐鳾鴂之先鸣:此联为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屈原《离骚》中联句。近代伟大文学家鲁迅曾书此集句联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上联大意是让太阳神羲和停车,不使很快迫近落日之山;下联大意是要及时作为,莫待鹃啼花谢,青春空逝。 七言 岭南三子承先泽;长安二屈启后人:上联典指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屈大均,初名绍隆,字翁山,番禺人。他以继承屈原精神为己任。祀典通明违乱命;儒林翘楚擅芳声:上联典指战国时楚国大臣、文学家屈原的事典。下联典指春秋时楚国莫敖(官名,位次于令尹)屈瑕的事典(指“以以私欲干国”之典)。 九言 阶高辞远,同风雅并体;行廉志洁,与日月同光:此联为湖南省汨罗县玉笋山屈子(原)祠联。屈子祠始建于汉朝,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理主席董必武(公元1885~1975年)撰书。 九言以上 抚巡以仁,军士皆优挟纩;会盟申义,楚子独使如师:上联典指春秋时期楚国屈巫臣的事典。巫臣,字子灵,封申公。下联典指春秋时楚国大夫屈完的事典。齐桓公伐楚,成王使完如师。桓公陈诸侯之师,与完乘而观之。完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者以力,楚国方城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因与诸侯盟。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提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此联为湖南省汨罗县玉笋山屈子(原)祠联。即战国时楚国大臣、政治家、文学家屈平。  展开
姓氏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