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氏家族历史
晓名
息氏
2020-04-20
1027
据息氏族谱康熙二十五年岁次丙寅孟夏(公元1686年)第一次家谱序记载:
“息氏之族也,侯于周,而蔓延于山右,明永乐间,徙民卫王畿,吾始祖讳诚舆焉东光,息氏自此始。而息氏之里,息氏之茔,亦自此始。”
译:息氏家族,曾封侯在西周,而在山西繁衍。在明代永乐间,迁移百姓来护卫国都。息氏始祖诚一支被迁到东光,息氏从此开始。我息氏居住的家乡,息氏的坟地也此形成。
注:息姓来源出自姬姓,属于黄帝后裔,息姓开始在西周出现。西周建立初期,周武王把一块地在今河南省息县西南,封给他的弟弟羽达,羽达是周文王的第三十七个儿子,原本姓姬,周把息封给他,就称他为息侯,历史上称为息国。息国存在时间有362年,直到公元前682年(周庄王十五年、鲁庄公十二年)被楚国所灭。息国灭亡后,很多息国遗民为了缅怀故土,就以国名为姓氏。于是,历史上就有了息姓。
山右:太行山的西面(山西)。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徙:“xi”迁移;卫王畿:“ji”意思是我国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
吾始祖讳诚:讳:“hui”对始祖的尊称,息氏始祖名讳诚;舆:
里:居住的乡里;茔“yin”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