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新闻动态

慕姓名人

晓名
慕姓
2020-04-11
850

   历史名人

慕施蒙

唐渤海国大将军

慕昌桂

唐渤海国将军

宋朝奉大夫

元朝新乡人,做刑部侍郎的官,善决狱,执法公正,深受好评,至顺间封魏郡公。慕完自小聪明好学,胸怀大志,果然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慕天颜

字拱极,静宁人,清朝文士,由顺治年间举进士而当官,知钱塘县。他读书重在实际应用,明白水利对农业和运输的重要,就倾全力治水,在任江苏巡抚期间,疏通当地河港,疏浚吴淞江、刘河及常熟之白茆港、武进之孟渎河,并请免荒田赋额二百万。造福一方百姓,千古流芳。唐熙年间朝廷任命他为漕运总督,管理水运的事务。

慕甲荣

字冠栌,清乾隆许州城西慕庄人。潜心经史,留心训古,为文剖析理蕴,精刻沉实。甲寅以拔贡中举,秉铎禹州。著有《述德堂大小塾课先人言》刊刻行世。并著有诗、古文、词藏于家。世称慕夫子。现有《述德堂训蒙》、《述德堂稿》、《述德堂小草》传世。

慕连山

许昌嘉庆年举人,任中牟教谕。

慕寿祺

字子介,号少堂,镇原县平泉镇古城山人。生于1874年11月12日,卒于1947年12月3日,他是甘肃民主革命的领袖人物,博古通今的知名学者。他出生于书香之家,父慕暲,清光绪时举人,历任宁夏固原学政、西宁教谕、宁灵厅教授。寿祺赋性聪颖,勤奋笃学。幼随父读书,受到良好教育。1903年考中举人,次年被甘肃高等学堂聘为历史主任教员兼经学分教。1908年赴京考职,以“二等试用”签分四川试用盐大使,未赴任,同年以劳绩保荐知县分发山西,再次辞任,仍供教职。由于他教学成绩卓著,在学界声名远播,全国教育联合会遂委派他去东南各省考察学务。他在北京、天津、武汉及浙江、荆楚、齐鲁等地拜访名流,关注时政,目睹列强横行,朝廷腐朽软弱和东南各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坚定了拯救中华民族的志向,亲自参与所到各地教育界反帝反清斗争。途经安徽时结识了张掖举人、候补同知王之佐,两人一见如故,志同道合,遂经王介绍加入同盟会,走上民主革命道路。回兰州后,向甘肃教育界提交《调查录》8卷,针砭旧教育积弊,提出一系列改革方略,其真知灼见被甘肃教育界同仁誉为“开拓万古心胸,推倒一时之豪杰”。

寿祺博古通今,痴学成癖,著作等身,计有《周易简义》《读经笔记》《经学概论》《陇上同名录》《河鱼天雁》《甘肃省历代大事记》《求是斋群粹录》《吏治研究·行政类讲义》《甘宁青史略》《种族之掺合》《中国小说考》《镇原县志》等三十余种。寿祺集政治、军事、学术才能于一身,终未能一睹新中国之曙光。1947年2月病逝于兰州,安葬于兰州龚家湾南坪。2002年,族人迁先生及其家属遗骨回原籍安葬,并刊石树埤。

慕姓将军

慕湘

慕湘(1917-1988),原名慕显松,又名勃霖、白琳、白松,山东省蓬莱县人。1923年入县立女子小学读书,叁年后转入志成小学,1929年入县立职业补习学校,1930年考入莱阳山东省立乡村师范。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从事革命活动被学校开除。1933年转入济南正谊中学,又被学校开除。回乡成立尘烟文艺社,在蓬莱日报编辑尘烟周刊,受国民党县党部警告而停办。1935年在乡村教书,躲避国民党当局抓捕,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出走天津。1936年在天津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中学联举办的义务教学团。任南郊王兰庄义学校长,秘密组织农民救国会。1936年底到太原,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

抗日战争时期,任民先队副总队长,太原县牺牲同盟会特派员。太原失守后,组织了一支抗日游击队,被编为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太原支队,任支队政治主任。1938年战总会被阎锡山取消,部队缩编为山西保安二区1支队2营,任政治教导员。不久部队又改编为山西新军暂1师36团2营,仍任政治教导员。1940年入延安军政学院学习,1942年毕业,任晋西北8分区对敌斗争委员会秘书。1943年在晋绥党校参加整风,因地下工作一段历史无人证明,一度成为“抢救对象”。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任晋绥日报社编辑,后到绥蒙区党委城工部工作,调任绥蒙军区陶集骑兵支队政委、陶集大队政治处主任。1947年任骑兵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948年任绥蒙军区11旅44团政委,1949年任绥远军区23师政治部副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任绥远起义部队任政治部主任,第23兵团36军107师副政治委员。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6军107师副政治委员、代政治委员,参加机场修建与保护。回国后,1952年任华北军区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组织部副部长,1955年任北京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57年任北京军区装甲兵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文革前夕被任命为北京军区装甲兵政治委员,未到职。1975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政治委员。1976年离职,从事写作。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5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著有长篇小说《新波旧澜》之一《晋阳秋》、之二《满山红》、之三《汾水寒》、之四《自由花》。晋祠在太原县治西南十里悬瓮山麓,水绕山环,境极名胜,甲于叁晋名胜之首。但向无专志以志其盛,刘大鹏有鉴于此,踏遍晋祠一带山川寺院,寻幽访古,钞碑录碣,又博览古典书籍文献资料,采集故老传闻,于光绪二十八年编著《晋祠志》。五易寒暑,光绪叁十二年成书(全书42卷,有祠宇、亭榭、山水、古迹、宸翰、祭赛、金石、乡校、流寓、人物、河例公案、文艺、植物、故事、杂编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该书汇集历代有关晋祠的文献记载与民间故老传闻,详细描绘了当时晋祠风物。其河例公案则如实记载了晋水流域历代的水利纷争及统治者欺压、剥削农民的史实。书中还记述有明、清以来历次农民起义与庚子以后当地反帝运动的史实,为研究历史者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却长期未能刊印。1979年,慕湘、吕文幸整理校点《晋祠志》,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蓬莱县现有慕湘藏书楼。

慕生忠

慕生忠(1910-1994),陕西省吴堡县人。1930年参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陕北军区5支队政治委员,红5团政治委员,红25纵队政治委员,陕北省委委员、白区工作部副部长,中共吴堡县委书记,陕北红军第2作战分区司令员,佳吴米中心县委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任延安以东地区作战司令员,山陕特委军事部参谋长,洛川地委宣传部部长,晋绥军区第4分区副政治委员,第9分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野战军民运部部长、政治部秘书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政治部主任,西北军区进藏部队政治委员,中共西藏工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西藏运输总队政治委员,被誉称为“青藏公路之父”。后任兰州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西藏工委工交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4年10月19日因病在兰州逝世,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