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
汝姓,在中国不多见,汝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但在韩国有姓汝的:汝成日、汝成一、汝晟一、汝圣日、汝圣一。
姓氏介绍
汝[汝,不可读音作rú(ㄖㄨˊ),读作rǔ(ㄖㄨˇ)]
拼音: rú, 笔划: 6 部首: 氵 部首笔划: 3 解释1: 汝 rǔ 你:汝辈。汝等。汝曹。汝将何经。 姓。 笔画数:6;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531 解释2: 汝 rǔ
【名】 (形声。从水,女声。本义:汝水) 同本义〖RuRiver〗汝水出宏农卢氏,还归山东入淮。——《说文》。按,出今河南,至安徽入淮,为淮河支流 指汝窑或汝窑所产瓷器〖Rukiln〗。汝窑是北宋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汝州市境内,宋代属汝州路,故名。如:汝窑花囊(汝窑出产的插花瓷具) 姓 汝 rǔ
【代】 你〖you〗 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汝陟帝位。——《书·舜典》 格汝众。——《书·盘庚上》 汝父为楚王作剑。——晋·干宝《搜神记》 汝亦知射乎。——宋·欧阳修《归田录》 吾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又如:汝们(你们);汝辈(你们);汝等 以“汝”相称,表示彼此亲昵 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又如:汝尔(彼此以“汝尔”相称,表示不拘礼)
姓氏源流
汝(Rǔ)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东周平王幼子之封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唐代名相张九龄的《姓源韵谱》:“周平王少子封于汝州,其后有汝氏。”古代时,中原有一条河叫汝水,就在现今河南省,至今仍叫汝河,汝氏的先祖,就生活在汝河两岸。两周之际,周平王姬宜臼将国都从镐京(宗周)迁到洛阳(成周),开始了东周的王朝。之后周平王将功臣和王族分封为各地的首领,其中有他最小的儿子姬武封于淮河北岸主要支流之一的汝水流域(今河南汝阳、汝州一带,抵至宝丰),同时封其为侯爵,时人称之为“汝侯”。
在汝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称或爵号为姓氏者,称汝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二
源于姒姓,出自商代汝鸠、汝方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的记载,“<尚书>有汝九鸟,汝方。”在殷商王朝时期,有贤人汝鸠,还有一个汝方,皆为高官。这两人传说是大禹的后代,皆为商汤执政时期的贤大夫。这在典籍《尚书·亡篇》中有记载:“有汝鸠、汝方,汤之贤臣。”
在汝鸠、汝方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汝氏,世代相传至今。汝氏族人大多尊奉汝鸠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于地名,出自东周时期王畿汝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汝邑,在东周时期为王畿之地,后在周平王姬宜臼五十一年(郑庄公姬寤生二十四年,公元前720年)著名的“郑攻周之战”后成为郑国之地,建有古临汝城,故址在今河南省汝洲市的临汝镇。在周釐王姬胡齐四年(郑厉公姬突复二年,楚文王熊赀十二年,公元前678年),楚文王发动了著名的“楚攻郑之战”,汝邑又一度成为楚国之地,改称梁,又改称霍。到了汉朝时期,在汝邑之地设梁县。到了曹魏时期,其地隶属于汝北郡。隋朝时期,隋文帝杨坚将汝北郡的郡治移到陆浑县北部(今河南嵩县东北部),改称汝州。
在汝州之地的古代住民,很早即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汝氏,世代相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