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新闻动态

咸阳市非物质邰氏文化遗产介绍

晓名
2013-09-28
516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咸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多年来,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7年8月,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对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我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展民间文化的优秀传统,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推动社会主义当代文化的发展繁荣。基本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工作重点是,查清资源,公布名录,抢救保护,创新利用。保护范围,一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民间绘画、雕塑、陶瓷、剪纸、刺绣、染织、编织、彩灯等。二是民间表演艺术,包括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游艺等。三是民间文学。包括神话、寓言、谚语、歌谣、故事等。四是其他民间文化艺术表现形式。
    2008年7月,市政府公布了咸阳市第一批3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3月,我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揭晓,27个潜藏在民间的项目将得到重点保护和传承。目前,我市申报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15项,民间舞蹈 类有“东寨十八罗汉”、“泾河竹马” 、“西关老龙”、“蛟龙转鼓”、“牛拉鼓”等;民间音乐类有“旬邑唢呐”、“监军战鼓”、“秦汉战鼓”、“泾河号子”等;民间文学类有“秦琼敬德门神传说”、“柳毅传书”、“农业始祖后稷传说”等;民俗类有“长武道场”;传统戏曲类有“弦板腔”和“皮影戏”等。其中“皮影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余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依然面临着严峻形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恶化;优秀的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危险;许多珍贵实物和资料难以妥善保护;一些独特民间传统文化习俗在逐步消亡或变异。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仍然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蛟龙转鼓:传承四百年闻名海内外
    蛟龙转鼓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以乾县王村镇为中心辐射西部地区,是一种集舞蹈、鼓乐于一体的独特民间鼓舞,由几十人乃至几百人同时表演,表演者头戴金冠、身着古装、足穿黑靴、脸罩面具、手敲锣鼓铙磬、口吹马号,边奏边舞,能变化出“梅花”、“月牙”、“五星”等几十种阵形,演绎出关中汉子的剽悍之美和中国鼓文化的磅礴气势。蛟龙转鼓没有脚本乐谱,其曲牌、舞蹈、鼓点、表演技法等全靠民间艺人的记忆和口传心授流传下来,由于战争、饥荒、灾难等原因,其多次失传之后又失而复得。改革开放以来,“蛟龙转鼓”经过艰苦挖掘、反复整理,再次活跃在民间,并闻名海内外。
    蛟龙转鼓的最大特征是:锣鼓声韵铿锵有力,表演场面气势磅礴,秦鼓风韵剽悍,既鼓之舞之,又足以蹈之,既可以聆听到震憾心弦的鼓乐声,又可以看到腾跃旋转、英姿飒爽的舞蹈动作。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除具有鼓舞的表演特点外,其鲜明特色突出在“跳”和“转”上,“人绕鼓转,鼓绕铙转”跳的动作又分为异地跳和原地跳;转的动作又分为自转和公转。鼓点仿佛骤雨急落,铙钹好像飞雪漫舞,节奏复杂汹涌澎湃,跳跃舞姿优美动人。蛟龙转鼓400多年来在广大人民群众扎下了牢固的根基,在民间经历了世代传承和演进过程,以强烈的艺术魅力确立了自身独特的舞蹈地位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近年来,乾县政府专门聘请了乐理专家对这一曲谱进行抢救性整理,并投入大量资金购买设备,在全县成立5支专业表演队伍。乾县王村镇大王村现有150多人都会打鼓,蛟龙转鼓凝聚着他们对于祖先的缅怀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执着。乾县文化馆齐旭峰馆长介绍,“蛟龙转鼓”争取更多的机会参加大型演出,提高知名度,使其和 “安塞腰鼓”一样成为中国乃至国际文化品牌。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蛟龙转鼓就闻名国内外:1993年央视《民族风情》栏目组拍摄丝绸之路时特地前往乾县拍摄蛟龙转鼓的表演场面;1995年在首届“中国乾陵女皇菊花展”上,受到海内外游客的高度赞誉;同年又代表咸阳市参加第六届江苏太湖艺术节;2004年8月央视《华夏文明》栏目组拍摄“乾州蛟龙转鼓”,在央视国际频道节目中全球播放,反响强烈。2005年在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研讨会暨咸阳市民间文化艺术展演开幕式上,乾州蛟龙转鼓为晚会首演节目,精彩的表演受到了海峡两岸与会文化专家学者的好评;2006年11月5日,参加第十三届中国杨凌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开幕式演出;2007年5月,赴临潼兵马俑参加“黄金周”陕西非物质文化专场演出,近50万中外游客欣赏了其风采;2007年11月5日,参加第十四届中国杨凌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开幕式演出;2008年7月4日,参加迎奥运火炬进咸阳演出……
    蛟龙转鼓让世界了解了咸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已被确定为首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旬邑唢呐:黄土地灵魂老百姓心声
    我市的旬邑唢呐源远流长,相传,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民间乐班,其功能主要为婚丧嫁娶、祝寿、小儿满月、新居乔迁等吹奏,可谓:喜也唢呐,悲也唢呐!生也唢呐,死也唢呐!是平民百姓情感渲泄的最好载体,旬邑唢呐是黄土地的灵魂,一曲曲唢呐是人生感悟的一种凝聚,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热爱自然的激情表达。
    旬邑唢呐徒承师艺,代代相传,当时无乐谱、无文字,全凭耳传口授流传下来,上世纪八十年代,旬邑县文化馆经过挖掘、整理、录音、记存唢呐曲目、曲牌100多首,文字10多万字,编印成卷。曲目、曲牌主要分红事乐曲、白事乐曲两大类。每个曲牌曲目的吹奏对每个活动的事由礼仪形式都有严格的对应,诸如:红事婚嫁迎娶上轿吹奏的曲目是《大开门》;迎亲吹奏的曲目是《小开门》;中午请客人入席(俗称请户)的曲目是《挑水》;新郎新娘拜堂的曲目是《大升官》。白事丧葬吹奏的祭奠曲目是《吊孝》;献祭的曲目是《抱灵牌》;送葬的曲目是《祭灵》。其它如乔迁、祝寿、小儿满月、门面开张等庆贺之事虽没有红白两事那么严格的礼仪与曲目的对应,却有着驱邪、祈福、求富贵的寓意。吹奏的曲目基本是《大开门》、《节节高》、《大升官》、《将军令》、《纺棉花》等欢快、喜悦、热闹、红火的音调。
    旬邑唢呐根植民间闯天下,声震陕西誉贯大江南北。早在1957年,唢呐艺人周车就荣获陕西省第二届民族民间音乐大赛演奏一等奖。1990年万忠院艺人与日本印度尺八访华艺术团在咸阳同台演出。旬邑唢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经过文化工作者的组织辅导,先后承担了多起大型的文化活动,1991年8月,百人唢呐参加陕西省九运会开幕式表演,1993年参加了陕西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994年应邀赴广东湛江参加了国际欢乐节、中山市万人慈善行表演。1997年应邀参加了江苏无锡太湖艺术节表演。2000年参加了中国、西安“千面锣鼓迎千禧神州世纪游”。2001年参加了中国、西安、香港艺术节。2003年参加了第53届世界小姐总决赛西安行大型文艺晚会演出。2005年参加了咸阳艺术展暨海峡两岸研讨会开幕式表演等三十余次国家、省市大型演出活动,均获成功,并受到海内外观众和国家领导人许嘉璐的高度赞扬。因此,旬邑县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唢呐之乡”。
    近年来,旬邑唢呐已不再是单一的民间民俗事像活动范畴。经过文化工作者们的精心培育,唢呐吹奏与舞蹈艺术相结合,广场表演相结合,编排出的百人表演、多人舞吹、双人演奏唢呐节目上了电视台、进了广场、登上了舞台进行表演。从2005年起,旬邑县财政每年拔专款1万元,由文化馆负责用于全县唢呐艺人的培训和对外演出,对唢呐艺人进行摸底调查、造册登记、建立档案,整理、编辑唢呐曲目及集成工作。旬邑唢呐经申报已被录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皮影戏:一“窗”大舞台一“影”大世界
    皮影戏是我市申报的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民间戏剧。
    皮影戏又名“灯影戏”,是用灯光照射用兽皮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一种戏剧形式。皮影戏相传成形于汉武帝时朋,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它至晚在宋代已经成熟和盛行,经过宋、金、元、明四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流行全国各地的皮影戏在清代呈现出繁荣局面。元代还曾流传到西亚,并远及欧洲。德国大文豪歌德非常喜爱我国的皮影戏,在1774年的一次展览会上,他特地把中国皮影戏介绍给德国观众。1781年8月28日,他专门举办了中国皮影戏演出会,以此来庆祝自己的生日。
    皮影戏,起源于汉代以前,在关中地区很为流行。由于皮影戏演出简便,表演领域广阔,演技细腻,活跃于广大农村,深受农民的欢迎。
    皮影的制作精细。影子的材料选料讲究,用上好的驴皮或牛、皮在水中泡软后,经过泡制,使其光滑透明,然后精心雕刻,涂上艳丽的色彩。人物、动物等均刻成侧影,干透后刷上桐油。四 肢、头部可动,用细长棍支撑牵制表演。道具主要为影窗,俗称“亮子”,一般高3尺,宽5尺,最高不过4尺,宽不过6尺,以白纸作幕,以便单人操作。其次为油灯一盏,用以映射影人和表演动作。演出时,操作皮影者站在“亮子“下,把皮影贴近”亮子“表演”,灯光从背 后打出,观众坐在相对灯光方向观看。
    皮影以秦腔为主,流行于乾县、礼泉、兴平、咸阳、永寿、扶风、武功、周至一带的弦板腔也多以皮影戏的形式表演。演唱者 和操纵者配合默契。表演技术娴熟的,关中人称为 “把式”,一 手拿两个甚至三个皮影,厮杀、对打,套路不乱,令人眼花缭乱。皮影戏的传统剧目有 《游西湖》、《哪吒闹海》、《古城会》、《会阵招亲》等。
    皮影戏是我国重要的民间传统艺术,近年来由于现代影视艺术的冲击,观众和演出市场日益减少,许多皮影戏面临消亡的危险,亟待抢救与保护。
    泾河号子:劳动的旋律船工的呼号
    上世纪80年代,泾阳县文化馆为了保护泾河号子,派出专业人才走访当年的老船工,记载保留了泾河号子中的一些曲目。从2007年至今,在泾阳县文化馆干部迟骋等人的努力下,泾河号子被重新演绎拍摄录音,制成光盘,在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已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泾河号子曲目主要有《泾河船工号子》、《泾河上下车号子》、《泾河调船号子》和《泾河行船号子》等。
    《泾河船工号子》是船工们在装卸货物时,协调动作,掌握平衡时喊唱的,领唱者掌握方向和用力角度,伴唱者齐声呼喝,以回应指挥者和统一用力节奏。
    《泾河船工号子》以简单的用词和稍显紧凑的曲调,将一种繁重的劳动娱乐化了,给船工们苦役般的生活增添了一缕暖色。伴随着弥漫的烧酒、河风,这从劳动者扭曲的骨头缝隙里挣扎出的呐喊,从船工们隆起的筋肉弹跳出的音符,将人生的况味酣畅淋漓的表现了出来,让听者闻之动容。
    《泾河上下车号子》是船工们在装卸马拉车时的专用号子。因为马拉车一般载重量大,所以装卸难度大,上下车时,一般需要船工十人左右,左右两侧各四人,另外两边各有一人控制车轮,前面有一人驾辕。两边用力及角度等必须掌握好,不能有一点差错,否则车子便会失去平衡,掉进水里,因此,上下车号子整体感觉比较紧凑。
    随着河水的涨落和水位的变化,船工们要不断的变换码头,寻找泊船的最佳地点,泊船的码头水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而随着水位的变化,合适的码头一般都在原码头的上游,也就是要逆流而上,特别费力气,将船调往新码头时所唱的号子称为《调船号子》。
    《调船号子》领唱和伴唱都是以呼号为主,因音调的高低缓急变换来掌控力度统一步调。尽管是逆流而上,一般人可能会想当然的认为曲调和节奏应该是急促而沉重的,但富有经验的泾河船工们在长期的与大自然搏斗的过程中,了解了泾河的性格,掌握了河流的规律,而顺其自然,借着水的波动,而巧用气力,其调性反而是舒缓的,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泾河行船号子》应该是在河水平缓,顺流而下时所唱的。从领唱者极度轻松喜悦的一声“噢走了呀喔呀喔价”的感叹,不难看出众船工们欢快的心情,这些血性汉子、浪中英雄,难得一次顺风顺水的旅程。因为劳动强度小了,安全系数高了,他们也就有了闲暇和心情来观赏两岸的景色和迷人的风光,于是号子中就多了轻松诙谐的成分,他们触景生情,充分张扬了船工们热爱生活和无拘无束的个性,反映了船工们对风调雨顺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弦板腔:脱胎于说唱声腔原生态
    弦板腔又名“板板腔”,因主奏乐器为弦子和板子而得名。它源于乾县和礼泉、咸阳、兴平的民间说唱艺术,声腔具有地域原生态的特质,主要流行于乾县、礼泉、兴平、咸阳、永寿、扶风、武功、周至一带。
    弦板腔长期为皮影表演形式,1958年被搬上大戏舞台演出。其班社演出活动可追溯到乾隆末年至嘉庆初年。到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弦板腔有了较大的发展,清末民初时期,因长期战乱,社会经济的凋敝,弦板腔开始走向衰落,至中华民国末年,仅存礼泉县的王天德班,刘建礼班和兴平县的孟文秀班,艺人只剩一二十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弦板腔进入了舞台演出的新阶段。1958年冬,兴平、扶风、武功三县并为一县,原属扶风县辖的召公公社文工团集体创作了现代小戏《新婚之夜》,首次将弦板腔搬上舞台以人扮演。后被修改定名为《春暖花开》参加了宝鸡专区和陕西省群众业余文艺会演,取得成功,后经西安电影制片厂改名为《考新娘》,以原班演员拍成电影,做为1959年国庆献礼节目,发行全国各地。1960年,省文化主管部门将乾县秦腔剧团改为弦板腔剧团,专门从事弦板腔的改革与演出工作。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陕西省传统剧挖掘抄录弦板腔传统剧目六百五十六个,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历史故事剧,主要有《水门道》、《草桥关》、《五人关》等。二是民间故事剧和剑侠故事剧,主要有《花椒林》、《凤箫媒》、《云香殿》、《黑凤山》等。从1960年起,乾县弦板腔剧团先后排演出改编剧目《取贵阳》、《逼上梁山》等;演出移植剧目《穷人恨》、《白毛女》、《朝阳沟》等;演出创作的现代剧目有《借驴》、《新媳妇》、《审椅子》、《鸿雁高飞》、《山村姐妹》等。
    2007年,弦板腔申请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咸阳民间传说:中华非遗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咸阳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其承载的远古和周秦汉唐文明源远流长。产生于这方热土上的丰富生动的民间传说,其影响的广泛性、深远性和传承性无与伦比,在我国民间文学中独树一帜,有着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后稷教稼”、“秦琼敬德门神”、“柳毅传书”等民间传说被列入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中华非遗宝库中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首先,这些民间传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后稷教民稼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舜帝表彰了他的功德,《史记》、《诗经》都详细记载和颂扬了他的创业精神。后稷教稼台记载着炎黄民族农业生产远在各国之先的历史,反映了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秦琼敬德门神传说源于历史的真实人物,是从历史的真实到民间艺术真实的一种理想化的演绎。柳毅传书则历史地表达了普通民众的情感指向和诉求。
    其次,这些民间传说具有珍贵的民间文学价值。后稷的故事深深扎根于民间,几千年来,经人民群众千锤百炼而流传下来,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研讨,对民间文学的形成和农业发展的历史,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秦琼、敬德成为门神在章回小说《西游记》、《隋唐演义》和《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作品中都有记载,在百姓心中广为流传。同时,从彩绘门神到木板年画门神,经过千百年的锤炼,起源于“门神”的年画,艺术品位不断提高,其门神形象构图丰满,线条工整,色彩鲜艳,且不同地域形成各自的特色,对研究绘画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柳毅传书,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文学内涵丰富,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精神、信仰和价值取向,是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再次,这些民间传说具有人类学、民俗学的研究和认知价值。门神传说历史悠久,秦琼、敬德也是我国历来信仰群体最多的神祗。这种特有的民间文化,反映了人们崇拜好汉、敬重英雄、憎恶邪恶、祈求平安的善恶观,具备人类学、民俗学研究素材的特殊价值,已引起国内外学界的关注。柳毅传书歌颂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弘扬真善美的鲜活生动的范例,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结晶。它长期扎根于民间,经过群体性的耳听口传,历久不衰,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因而也承载着地方民族民间文化的宣扬功能,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潜在的教育作用。
    后稷教稼:农耕文明耀千古
    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开创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后稷教稼台巍巍屹立在我市武功县故城东门外,犹如写在中华大地上的一部农业史书。
    武功是古有邰之地,相传距现在约四千多年前,炎帝后裔有邰氏的女儿名叫姜螈,因心里不舒服经常外出散步。有一天,她偶然发现地面上有一个巨人足迹,觉得好奇,有意踏上去,后来就怀孕生子。人们认为这个无父亲的孩子是个“不祥之物”,就把他抛弃了三次,先后扔在小巷、冰河和森林里,奇怪的是每次都有牛羊、飞鸟和人相救。姜螈认为他是个神孩,就又抱回养育,起名叫“弃”。
    弃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从小就喜欢农艺,在母亲姜螈的教诲下很快掌握了农业知识。他看到人们仅仅靠打猎维持生活,食物太单调,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心里非常难过,就决心想个办法来保证人类能生存下去。他想着想着上了山坡,看到满山遍野的树木和花草,突然灵机一动,人们为什么总要渔猎吃肉呢?这些树木的果实、茎叶能不能吃呢?于是,他便决定亲口尝一尝各种野生植物的滋味,以确定哪些能吃、好吃,哪些不能吃或不好吃?遍尝百草,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为人类找到了大量的食物,后被尊称为“农业始祖后稷”。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神农后稷尝百草,不怕蛇咬狼挡道,死而复生不动摇,只为民众能吃饱……”
    可是,后稷并不满足于这些发现,他看到人们为了找到可口好吃的植物,往往要走很远的路,累得满头大汗。能不能在家门口自己种植呢?他反复思考、观察,惊奇地发现,飞鸟嘴里衔的种子掉在地里,人们吃完的瓜子、果核扔在地上,到第二年又发出新芽,长出新的瓜果树。后来他又发现植物的生长与天气、土壤有关系,就决定利用天气的变化和不同类型的土地,指导人们选育良种,有计划地进行农耕。相传后稷的精神感动了天帝,派神仙下凡送来百谷种子,让他为民造福,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
    “后稷讲学了,教咱种庄稼了!”周民一传十,十传百,教稼台前,农夫们或坐或立,黑压压一大片,静听着后稷讲解农业知识。他挥着手,又是比画,又是示范,每到兴奋处,还下台手把手给人们教农耕新法。“噢好!噢好……”人群发出阵阵赞扬声。后来,后稷还在教稼台上号召并领导人们改进农具,开渠修堰,排水、灌溉,使田野一片绿油油。人们都夸后稷教民种的庄稼穗儿大、颗粒饱、产量高。
    后稷教民农耕,是远古时一位大农艺师。舜帝为了表彰他的功德,把广阔的有邰地赐予他。《史记·周本纪》和《诗经·生民》都详细记载和颂扬了后稷的功绩,教稼台从此名扬天下。它记载着炎黄民族农业生产远在各国之先的历史,反映了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几千年来,有关后稷的故事广为流传。
    门神传说:驱灾纳祥护众生
    门神传说中的秦琼、敬德,死后都葬在我市的礼泉县,为唐太宗李世民陪葬。因此,秦琼敬德门神传说由我市申报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门神是我国历来信仰群体最多的神祗之一。民间流传最多的武将门神,当属开唐名将秦琼和敬德。两岸三地乃至世界各国凡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听到有关门神的传说。
    关于秦琼、敬德演变为门神的传说。影响较大的有两种。一种是《西游记》所载:泾河龙王命犯天条,该由唐相魏征处斩。泾河龙王托梦求救于李世民,李世民留魏征下棋,却不料魏征下棋时打了一个盹,就已“梦斩龙王”。泾河龙王由此怪罪于李世民,夜夜纠缠不休。李世民只好召秦琼、敬德于床前守卫,自此得以安寝。另据《隋唐演义》记载:有一阶段唐太宗李世民情绪很不好,晚上睡觉常常听到卧室外边抛砖掷瓦,鬼魅呼叫,弄得后宫夜夜不宁。他很害怕,将此事告诉群臣。大将秦琼说:“臣戎马一生,杀敌如切瓜,收尸如聚蚁,何惧鬼魅?臣愿同敬德披坚执锐,把守宫门”。李世民同意。当夜果然无事。自此以后,便让二将夜夜守卫。后来李世民念及他们彻夜辛苦,于是吩咐画师,绘二将军真容贴到门上。以画代人,倒也顶事,邪祟自息。民间沿袭,遂成为门神。民间旧俗逢除夕,将秦琼、敬德贴在临街大门上,用以避邪驱灾,纳福迎祥,保佑合家平安。这个传说中的门神一直延续到现在,许多人家至今每逢春节都要在大门上贴秦琼、敬德门神。
    贴门神是中国年特有的传统文化风俗之一。每逢除夕,人们便把旧门神撕下来,换上新门神。门神顾名思义就是守护宅门的神灵,是我国古代人们想象出来的宅院保护神的统称。过去门神主要贴于大门的门板两侧,主要有“驱鬼避邪”和“祈福迎祥”两类门神,包括捉鬼门神、武将门神、祈福门神等等。一般宅第大门饰武将门神,内室门户贴祈福门神。捉鬼门神一般画着钟馗,武将门神大都为秦琼和敬德,祈福门神多作与福、禄、财神相似的文官打扮。
    正宗的传统门神当属唐代名将秦琼与敬德。秦琼字叔宝,唐初将领,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玄武门之变力佐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后被封为胡国公,是我国古代唯一能与三国关羽并列的义士、良将、忠臣的典范;尉迟恭,字敬德,唐代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州市城区)人,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了头功,射杀齐王李元吉,并奏请唐高祖李渊降手谕,令诸君听从李世民的指挥,后赐爵吴国公。两人均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去世后都陪葬昭陵。
    繁体的:“門”字,“从二户”(《说文解字》),可知门本两扇,若贴门神画,正好一扇一神。相对于屋主正好是左为秦叔宝,右为尉迟恭。因为根据传说,秦叔宝的武艺和资历都在尉迟恭之上,而且秦叔宝还帮助过李世民降服过胡人尉迟恭。通常叔宝为白脸,留五绺须;敬德为红脸,蓄连鬓须。
    柳毅传书:义重情深传佳话
    “柳毅传书”原本是发生在我市长武县芋元乡柳泉村的一个真实故事,后经长期流传逐渐演化为传奇故事或神话故事。
    相传泾河小龙喜郊游,一次到洞庭龙君那里做客,洞庭龙君见其彬彬有礼,便把女儿许配给他为妻。泾河小龙娶洞庭小龙女后不久,便露出胡作非为、涂炭生灵的真面目,小龙女劝说非但不听,反而受到婆家虐待将其处罚到荒无人烟的河滩牧羊。
    年复一年,小龙女受尽磨难。落第儒生柳毅返乡路过泾川,遇荒野小龙女,问其缘由,她向柳毅诉说悲惨经历,并求他带信给父亲洞庭君。柳毅义愤填膺,不畏艰难,日夜兼程赶往洞庭湖传递消息。洞庭龙君虽心疼女儿受难,却优柔寡断不敢发兵救回女儿。其弟钱塘君闻讯勃然大怒,率兵讨伐泾河小龙,获救小龙女与家人团聚。钱塘君深感柳毅为人高义,为答谢其奉酒,席间钱塘君见二人眉来眼去,欲撮合之,即令柳毅与小龙女成婚。柳毅传信乃急人之难,本无私心,又碍于间接杀了泾河小龙,怎能娶小龙女为妻?且不满钱塘君之言语傲慢,以老母无人奉养、没有媒妁之言,婉言拒绝,告辞而去。此时小龙女对柳毅早生爱慕之心,自誓不嫁他人。
    柳毅回到家常望河兴叹,小龙女亦对他日思夜想。双方家长为儿女婚姻大事费尽心思:柳母决意为儿寻找媳妇。钱塘君因错手杀了泾河小龙耿耿于怀,化身媒婆前往柳家。最终小龙女嫁给义重情深的书生。有情人终成眷属,柳毅也成为水神。
    这个曲折动人的传奇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历代出现过多种版本,广为流传,唐代有传奇《柳毅传》,宋代有官本《柳毅大至乐》,元代杂剧《洞庭湖柳毅传书》,明代《橘浦记》,清代《柳毅传书》、《唇中楼》,新中国成立后拍成电影《柳毅传书》。2004年,中国邮政发行了《柳毅传书》4连张邮票一套,分别为“龙女托书”、“传书洞庭”、“骨肉团聚”和“义重情深”。
    “柳毅传书”传说,主要叙述了柳毅历经曲折,苦心营救龙女脱难,并结为夫妻,与当地百姓融融相处,兴学、修水、植桑、养蚕、传授耕织技术,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成为百姓心目中所幻想的典型化身。“柳毅传书”传说故事,在长武本地更是影响深远。这个故事连同柳毅的行踪遗址等等,一切似乎都在默默地向后人诉说着历史文化的巨大变迁。柳毅羽化后,当地百姓感戴他的功德,取村名为“柳泉”,取泉名为“马刨泉”,取井名为“笔蹾井”,昔日龙女牧羊山坡取名为“牧羊山”,山上白石点点,远眺犹如羊群。山中曾生长蓝草,既可药用,又可染布(以上遗址尚存)。之后,在兴龙山修建“龙泉寺”,有僧人主持祭祀。据现遗碑石所载:明代成化年间,当地拔贡赵清,兴动十方信士耆老,募化布施银两,报朝廷敕准,进行修葺。清代至民国十五年曾两次重建圣殿,为柳毅塑像,平时常住7-8名僧道奉祭。每年农历元月十六日举办庆圣庙会,成为传统习俗。建国初,寺庙拆毁,僧道离去。1992年,当地群众在柏树山重修“柳公祠”,塑像奉祭。   
    据长武县志记载,清代道光丁酉科举人陈五典(1850年进士,今芋元乡消水村人),曾出任靳县知县,沔阳知州等官,写诗赞日:“原首遥望兴龙山,龙泉长咀探泾水。拔地三环尺无天,古松挺秀绿千般。气象玄妙龙泉寺,神人共话柳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