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新闻动态

汉传佛教僧人姓氏略考

晓名
僧姓
2013-09-14
673

    内容提要:汉传佛教的僧人姓“释”,是今天每个僧人从出家那天起,就知道的事,但是其中的问题,也往往被大家所忽视。汉传佛教的僧侣最开始就姓“释”吗?这种情况是怎样形成的呢?以及“释”姓的优势和局限等问题,本文将在这方面做些探讨。
   关键词:俗姓  师姓  道安  以释为姓
    作者妙智法师,中国佛学院讲师。
  前 言
   在中国,陌生人见面总爱问:您贵姓?对方也总是谦虚的回答:免贵,姓某。但凡事总有例外,假如你遇到一位僧人,就不要问他贵姓了,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僧不言姓,道不言寿”,意思是说碰到僧人不要问姓什么,遇见道士不要问年龄。因为中国的僧人(指汉传佛教)都姓一个姓,那就是释迦牟尼佛的“释”;道士寿命无量,问其年龄大小,显得你外行。但是,同样在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僧人却不是按“以释为姓”的,汉传佛教这种习俗是怎样形成的呢?
   翻开僧传,仔细研读,我们看到,开始的时候中国僧人并不姓“释”,中国僧人的姓氏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开始的“以俗姓为姓”,然后是“以师姓为姓”,到道安法师以后,则普遍“以释为姓”了。如南朝梁僧祐所撰的《出三藏记集》、梁慧皎《高僧传》、唐代道宣《续高僧传》和北宋赞宁《宋高僧传》都是这样的。以上几部著作应该算是“正史”了,在其它资料中,我们发现,既使在道安法师之后,汉传佛教僧人的姓氏,也并没有完全“以释为姓”。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本文试就中国汉地僧人姓氏的变迁,略加考证,做了一些探讨,比较浅显,冀方家雅正。
  一、 以俗家姓氏为姓
   佛教传来中国不久,汉地就有了本土的出家人,他们虽然出家为僧,弃俗离染,但还使用俗家的姓名。在佛教史上第一位有文字记载的中国沙门是严佛调,慧皎《高僧传》卷一:
   玄安玄 与沙门严佛调共出法镜经玄口译梵文,佛调笔受,理得音正,尽经微旨,郢匠之美,见树后代,调本临淮人,绮年颖悟,敏而好学。1
   中国第一位西行求法的出家人朱士行也是这样。《高僧传》卷四:
   朱士行,颖川人,志业方直,欢沮不能移其操。少怀远悟,脱落尘俗,出家以后,专悟经典。2
   在这两个僧传中,没有象以后的僧传那样指出他们的俗家姓氏,可见,这是他们的原来的姓氏。其中,严佛调见于《支谶传》中,而朱士行是单独立传的,他是汉地西行求法的第一人,于三国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西行至于阗,直到八十岁圆寂在那里。他开创了汉地西行求法的先河,一代代的后人在他的精神感召下,为法忘躯,不惜身命地踏上西行的征程,为佛教的发展、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人们没有因为他们的俗家姓氏而轻视他们,不承认他们是出家人。相反,这两位杰出的沙门,作为中国佛教的先行者,永远得到人们的尊重。
   当时,使用在家俗姓的出家人,决不止严佛调,朱士行两位,为什么现在所知道的人数如此之少呢?我想,一是年代太久远了,资料很难流传下来;二是与当时朝廷执行的“宗教政策”有关。如汤用彤先生指出:
   晋时王度上勒疏曰:“往昔汉明感梦,初传其道,为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魏承汉制,亦循前轨。”3
  这样导致汉人出家比较少,所以,为后世所知也少。后来之所以有汉人出家,汤永彤先生认为“或汉灵时佛教势盛,以弛此禁也。”那么,当时信佛欲成为沙门者,往往都是悄悄地出家,社会和家庭还不认可,不理解。所以,那时出家人数量比较少,能够为后世所知的,就更寥若晨星了;三是以俗姓为姓的出家人,后来从师姓了。如而且这种习惯持续很长时间,提倡僧人“以释为姓”的道安法师,俗姓“卫”,他也曾以“卫道安”4为自己的姓名。后来拜竺佛图澄为师,变姓名为“竺道安”5。由此可见,僧人“以俗姓为姓”从佛教初传到东晋时期都是如此。
  二、 以师之姓氏为姓
   佛教初传汉地,只有天竺、西域的僧人,才允许他们“立寺都邑,以奉其神”6,所以,汉地有志于出家修道者,就得拜他们为师,依止外来沙门。这时,汉地出家人的姓氏就改变了。“初魏晋沙门依师为姓,故姓名各不同”。7汉地以师为姓的习惯,应该是伴随着佛教从西域传来的。如世称敦煌菩萨的竺法护,本是月氏人,本姓“支”,他拜竺高座为师,就随师姓“竺”了:
   竺昙摩罗刹,此云法护,其先月支人世居敦煌郡。年八岁出家,事外国沙门竺高座为师,诵经日万言,过目则能。8
   西域的这种习惯又是从天竺传来的,于是这些东来弘法的天竺、西域的沙门把这一习惯带到汉地,这一时期,僧传中的僧人的外国姓氏比较多的有竺、支、康、安、帛等姓,而这些姓氏有的是他们祖国的简称,这里存在一个外来僧人“以国为姓”的问题,这些外来高僧的本来姓氏就不为我们所知了,下面分别谈一谈。
   1、竺姓
   先谈竺姓,这“竺”字,我想并不是这些外国来华法师出身家族的姓氏,他们来自五天竺(即古印度),汉地人就用他们国家的简称“竺”,作为他们的姓氏,冠在他们名字前面。他们自己一般原来的姓氏,译成汉字很多,于是,干脆以一个“竺”字来代替,这是“以国为姓”。这样的例子很多,在高慧传皎《高僧传》中,比比皆是,如:
   竺法兰,亦中天竺人,自言诵经论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9
   竺法兰,是汉地外来沙门的竺姓第一人,根据传说他是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和摄摩腾一起被迎来洛阳的。又有竺佛朔、竺叔兰等,也是来自天竺,如:
   时有天竺沙门竺佛朔,亦以汉灵之时,《道行径》东适洛阳,即转楚为汉。10
   时河南居士竺叔兰,本天竺人,父世避难居于河南。11
   见于《高僧传》以竺为姓外国沙门还有竺高坐、竺佛图澄、竺佛调、竺律炎、竺佛念、竺大力等。
   来自天竺国的沙门姓“竺”,随他们出家或者拜他们为师的汉地僧人,依师为姓,也姓“竺”这在僧传很多,如“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竺道生,本来姓魏,因为拜竺法汰为师,所以改姓“竺”。他大概应该算第二代姓竺的汉地僧人了。他的师傅就是与道安法师同学的竺法汰东莞人,同样以为拜竺佛图澄为师,才称“竺法汰”的,他应该是汉地第一代从师姓的竺姓僧人。
   竺道生本姓魏钜鹿人寓居彭城家世仕族父为广戚令,乡里称为善人。生幼儿颖悟,聪哲若神,其父知其非凡器,爱而异之。后值沙门竺法汰,遂改俗皈依。12
   以竺为姓的汉地出家人很多,如道安法师就曾以“竺道安”为姓名,因为他拜竺佛图澄为师,从师姓。见于《高僧传》的还有竺法雅、竺法深、竺法潜、竺法友、竺法存、竺法度、竺法行、竺法蕴、竺法仰、竺法兴、竺法崇、竺法义、竺法济、竺法旷、竺法维、竺法纯、竺法乘、竺法首、竺慧超、竺慧开、竺慧直、竺僧朗、竺僧辅、竺僧敷、竺僧显、竺僧法、竺僧度、竺道壹、竺道邻、竺道嵩、竺昙现、竺昙盖、竺昙猷等,那些没入僧传的竺姓僧人,我想会更多,毕竟只有名僧或高僧才会被后人所知晓。汉地有这么多竺姓僧人,也反映人们对此姓的亲切,竺姓来自佛陀的故乡,具有一定的感召力。
   2、支姓
   汉地以“支”为姓的僧人不多,但在僧传中,“支”姓的外国沙门很多,他们都来自大月氏国,对中国佛教的发展贡献卓著,汉地佛教最初就是从大月氏国传来的:
   昔哀帝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按:秦景宪别名)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经,曰复立(按:“立”应作“豆”。“复立”即佛陀之异译)者其人也。13
   我国首先翻译大乘典籍的支娄迦忏就是来自月氏。号称敦煌菩萨的竺法护也来自月氏,支姓支氏。由此以后,出身于月氏国的前来汉地弘法者有:支曜、支疆梁接、支亮、支谦、支敏度、支道根、支施岑、支昙蘥等诸师,其祖籍皆属月氏,皆以支为姓者。
   “支”是大月氏的简称,“氏”读“支”音,有时大月氏也写作大月支,支姓都来自月氏国,这些僧人或居士“以国为姓”,就以“支”为姓了。
   以支为姓的汉僧,最著名的属聪辨多智的支遁大师了:
   支遁,字道林,本姓关氏,陈留人,或云河东林虑人幼有神理,聪明季澈。14
  可见,这位关家才子是拜支姓的师父后才姓为支姓的。其他如支孝龙、支法防、支法渊、支法领、支法齐、支僧敦、支昙兰也是从师姓而姓“支”的。
   3、康姓
   汉僧从外国师姓者,还有“康”姓,而康姓的外国沙门都来自康居国,所以,康是康居国的简称或大姓。如:
   康僧会,其先康居人,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贾移于交趾。15
   其他如康僧铠、康僧渊、康巨、康孟详也是来自西域,汉地僧人康姓者。如康法朗、康法畅、康法识,康慧持等,皆是以师姓“康”为姓者。
   4、安姓
   安姓外国人是来自安息国,如安世高法师、安玄居士:
   安清,字世高,安息国王正后之太子也。16
   时又有优婆塞安玄,安息国人,性真贞白,深沉有理致,博诵群经,多所通习,亦以汉灵之末游贾洛阳。17
  他们都是安息国人,以“安”为姓。汉僧安姓者仅见安慧则一人。
   5、帛姓
   在魏晋时期汉地有代表性的外国姓氏还有“帛”姓,帛又称白。此帛姓之外国沙门是从龟兹国来华的,龟兹国的王族姓氏为白姓这里不是“以国为姓”,鸠摩罗什法师之母,既是龟兹王族之女。
   有顷,什母辞往天竺,谓龟兹王白纯曰:“汝国寻衰,吾其去矣”。行之天竺,进登三果。18
   罗什母亲,乃龟兹王白纯之妹也,故亦白姓。日本学者羽西了蒂也认为帛(白)姓出于龟兹:
   论龟兹与中国佛教的关系之先,请先一言西域译经僧有白姓(帛)者其所从出之国为何。西域佛僧之冠有帛姓者,有帛延,帛尸梨密多罗。此二人者,僧传及经录,皆尽谓其为西域人,而不明其为何国人,余则准信此二人皆龟兹国人。19
   帛姓来华著名者,如帛延,又有帛尸梨密多罗,是来华传持密咒的第一人,神异非常。
   汉僧帛姓者,有帛道遒,帛法桥,帛僧光等。其中帛远法师兄弟二人比较著名。帛远字法祖,又有弟法祚,也出家为僧二人皆多才有智,名重于世。当权者令其还俗从政,不从,皆为所杀。
   6、于姓及其它
   另外,僧传中还有几位于姓者,如于法兰等,是否源于西域之于阗国,还有待寻求解答。
   还有很多从五天竺,西域来华的僧人,他们保留了自己原来的姓名,没有改变,有摄摩腾,昙柯迦罗,求那跋摩,弗若多罗,佛驮跋陀罗,鸠摩罗什等。我们看到,还是竺,康,支等诸姓中,这些外来沙门无论来自天竺,还是西域,他们没有“释”姓者,也就是说,天竺、西域的僧人不是“以释为姓”。
  三、 以释为姓
   1、道安法师提倡以释为姓
   佛教传来汉地四百年,本土终于孕育出一代大师,他就是“漆道人,惊四邻”的“弥天释道安”。他一生中所做的大事对以后中国佛教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他注释经典,写出序文,分析经文要旨指导人修学;撰写经录,总结前人翻译佛经成果;制定僧团的律制仪规,早晚讽诵,礼拜之定式;明确了佛教与朝廷的关系,那就是“不依国主,则佛法难兴”。法师宿根深厚,世学通达,广泛交接社会贤良,声名远播国内外。提倡僧人“以释为姓”,也是道安的重要举措之一。
   道安法师注意到汉地僧侣,姓氏各个不同,认为应当统一起来,于是,他把僧人的姓氏定为“释”氏,如《高僧传》中说:
   初魏晋沙门依师为姓,故姓名个不同,安以为大师之本,莫尊释迦,乃以释命氏,后获《增一阿含》,果称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为沙门皆称释种。既悬与经符,遂为永式。20
   此文中的四河是指从雪山中流出四条大河,四姓,并不是四个姓氏,而是指印度的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我们看一下《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的原文: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有四大河水,从阿耨达泉出。云何为四?所谓恒伽,新头,婆叉,私佗。彼恒伽水牛头口出,向东流,新头南流,师子口出,私佗西流,象口中出,婆叉北流,马口中出。是时,四大河水绕阿耨达泉巳,恒伽入东海,新头入南海,婆叉入西海,私佗入北海。尔时,四大河水入海已,无复本名字,但名为河,此亦如是,有四姓,云何为四?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长者),居士种。于如来所剃除须发,着三法衣,出家学道,无复本姓,但言沙门释子。所以然者,如来众者,其犹大海四谛其如四大河除去结使入于无畏涅盘城。是故,诸比丘,诸有四姓剃除须发,以信坚固,出家学道者,彼当灭本名字,自称释迦弟子。所以然者何,生皆由我生,从法起,从法成。是故比丘,当作方便,得作释种子,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21
   印度是一个有着严格而独特的种姓制度的国家,四种种姓由高到低的排列,自古既然,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掌管宗教,主宰着人们的思想,刹帝利,是掌管王权,吠舍是商人,即经中之长者。首陀罗是从事下劣工作的贱民。奴隶。以上四种姓,世世代代不可改变“永为定式”,界限分明。佛教是追求人生彻底解脱,永离生死,趋向涅盘的宗教。所以,佛陀允许所有人信奉佛教,皈依佛陀,乃至出家修道。而婆罗门教认为,对于婆罗门教的经典四《吠陀》,婆罗门族有学习和唯一教授权,刹帝利和吠舍只有学习的权力,而首陀罗是连学习的权力都没有,若听闻就把他们耳朵塞住,若读诵,就把舌头割掉。首陀罗是没有宗教权的。了解这些,我们看到,佛陀是多么慈悲,他希望所有人都解脱,包括最下层的奴隶,而不象婆罗门教那样狭隘。所以“四姓为沙门皆称释种”的“四姓”指的是印度四种姓,而不是四种姓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论哪个种姓的人出家为僧,都是平等的,都是释迦佛的弟子,属于释迦种,而释迦族是刹帝利种姓。因此,道安法师以此为依据,“以释命氏”,是可以商榷的。
   2、佛陀姓“以释为姓”吗?
   “释”是“释迦”的简称。释迦是佛陀的五姓(瞿昙、甘蔗、释迦、舍夷和日种)22之一,是佛陀家族的姓氏,“释迦牟尼”就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而佛陀以“瞿昙”为姓,在阿含经里,外道普遍称佛陀为“瞿昙”,瞿昙又译为“乔答摩”,佛陀名字是“悉答多”,合起来佛陀的姓名就是“乔答摩?悉答多”,这才是佛陀的姓名。所以,我们佛弟子要是以佛陀姓氏为姓的话,是否应该以“乔答摩”为姓呢?
   3、佛陀时代的弟子“以释为姓”吗?
   佛陀称四种姓出家的弟子为“沙门释子”,“释迦弟子”“释种子”,而灭本姓,灭本名,我想是让他们放弃原来的种姓观念,一心学佛,高种姓不骄傲,低种姓不自卑,而充满自信。佛陀的弟子也是顺佛教导的,当中跋难陀等几个释迦族王子与首陀罗出身的宫廷剃头匠优波离一同到佛陀那里出家时,他们对佛陀说:
   我们是骄傲的释迦族人。这位剃头匠优波离长期伺候我们。请世尊先接受他出家,以便我们向他顶礼致敬。这样,能抑制我们释迦族人的傲气。23
   优波离后来成为佛陀大弟子之一,专攻律典,称为律宗之祖。而释迦族的王子们,也没有优越感,努力修行,都获得四沙门果。佛陀的种姓平等制度,在僧团里确实是发挥重要作用。
   佛陀出身释迦族,属刹帝利种姓,他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尤其宗教的教授权。他在多种场合强调刹帝利族的优越姓,并且在说道四种姓的时候,都是把刹帝利排在前面,他为自己纯正的刹帝利种姓而自豪。下文的摩纳是一位婆罗门,他向佛陀抱怨佛弟子对他不够尊重,他说:
   世有四姓,婆罗门,刹利,居士,首陀罗。其彼三姓,常尊重恭敬供养婆罗门。彼诸释子义不应尔彼释厮细卑陋下劣。而不恭敬我婆罗门。
  尔时,世尊默自念言。此摩纳子,数数毁骂言及厮细。我今宁可说起本缘,调伏之耶。佛告摩纳:“汝姓何等,摩纳答言:‘我姓声王’佛告摩纳:‘汝姓尔者,则为释迦奴种’.....声摩王既释种先也王有青衣名曰方面,颜貌端正,与一婆罗门交通,随便有妊,生一摩纳,坠地能言,故名声王。......是故女中刹帝利女胜男中刹帝利男胜.非婆罗门也.”24
   佛陀的这种思想也反映了刹帝利王族对婆罗门垄断宗教的不满。但是,佛陀也不坚决反对,他让弟子们不要为种姓所累,也完全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修学。让弟子每个人都有沙门释子的观念,但并不是改变他们的俗家姓名,佛陀在称呼弟子们的时候,仍然称呼他们的名字,如舍利弗、目健莲、阿难等。他们并没有改变他们的姓名。沙门释子,释迦弟子是佛弟子僧团的统一称呼,并不是“以释为姓”的。
   4、以释为姓的推广
   现在看来,不论“以释为姓”是否正确,历史的事实是:经过道安法师的提倡,“以释为姓”为人们所接受,“永为定式”了。“安”、“竺”、“支”、“康”等僧姓,从僧传中消失,以师为姓的情况就不复存在了。
   出家人四大皆空,五蕴非有,摒弃俗姓,更能显得脱尘离俗。依师姓为姓,容易产生拉帮结派,不利修学,道安法师也许看到了这个弊端,他的“以释为姓”的主张一经提出,立刻的得到许多人的响应,首先在他的弟子中流传开来,如庐山慧远法师,就是这规定的积极遵行者,他是江南的佛教领袖,释姓自然在江南僧众中遵行。从道安法师姓氏变化过程:卫道安——竺道安——释道安,我们就可以看到佛教初传汉地时,僧人姓氏的变化过程。中国没有天竺那样的种姓制度,但却是一个对祖宗姓氏特别重视的民族。从以俗姓、到依师姓、以释为姓,整整用了四百年时间。又得到以后历代《高僧传》撰写者的提倡。如梁朝慧皎,唐道宣律师,宋赞宁的强烈支持,于是渐渐流传开来,直到今天成为定式,如汤用彤先生说:
   自晋宋以后,僧人以释为姓,渐渐流行,但宝唱《名僧传》目录用释姓者不多,且多为道安弟子辈。慧皎作《高僧传》目录,自道安以后,均加释字。这些事实表明,不一定当时的和尚都奉行道安的主张,而是慧皎很坚持“以释为姓”,也。按南北朝至唐人通信时,常只称姓而以‘君’字代名,例如刘善名与僧岩通信,写作“刘君白”,“刘君达”;东帛子的书信也作“王君白”。《高僧传》末慧皎与王曼颖书,开头云“君白”末尾作“释君白”,“君”字代表慧皎,可以证明他是以释为姓也,在《高僧传》撰人题名时,“释慧皎”之上加“沙门”二字,沙门是表示其身份。到了道宣《续高僧传》,则每传都加“释”字。他本人为玄应《音义》作序时,自称“终南太一释氏”,《内典录》撰人题名“西明寺释氏”则更坚持奉行道安的主张。至于某寺沙门释某某,在《续高僧传》亦不少见。但我们检查了《金石萃编》,自梁至唐,许多碑侧,碑阴的题名中,常见为“沙门某”、“比丘某”、“比丘尼某”。而“释某”,“沙门释某”则尚未见到。”25
   5、敦煌文书中的僧人姓氏
   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出家人自己的严密的、统一的、全国性的宗教组织。道安法师虽然影响大,但他只是个人行为,虽然有后继者的继承和支持,但也不能想政令那样统一,如自唐以后影响最大的禅宗,各种祖师语录,对僧人的称呼,都是‘某某禅师’,“某某和尚”。如“牛头山法融禅师者,润州延陵也,姓韦氏”。26
   又如唐末五代的敦煌地区,那里的僧人,还以俗姓为姓,习以为常。如下面这段文书,是戒场各个部门的职责表,《报恩寺方等道场司请诸司勾当榜》27:
   1 报恩寺方等道场
  2 请诸司勾当分配如后
  3 前殿请吴僧政,索僧政,郭僧政,索
  4 僧政,就法律,思梁法律。康教授,莲李法律
  5 汜校授,智惠,罗僧政,
  6 北院浴室恩索教授,图大宋法律图汜法律,翟法律,
  7 干弘遂,云保定
  8 南院浴室龙汜法律,令狐法律,干汜法律,贾法律
  9 开智行,永道行
  10 北院消息金大张法律,界张法律金弘张法律、玄镜、云保德
  11 南院消息 龙张法律、刘法律、图保善、海清
  12 云禅定
  13 威仪 恩张法律、云汜法律、图宋法律、阎法律
  14 北院厕 开张法律、莲张法律
  15 金法真
  16 道明、界保定
  17 南院厕 何法律、图法律、图道惠
  18 满成、福最
  19 唱经 金受索法律、土宋法律
   上面这两件文书所列戒场所请诸位禅律大德法师,都是职事僧,有一定的地位,文书中的职事僧还有吴、索、郭、就、康、汜、罗、翟、令狐、贾、刘、金、何等诸姓,这都是他们俗家姓氏,可见敦煌地区的职事僧一般都称俗姓的。那么普通僧人呢?文书中普通僧人一般只书写法名。当一个普通僧人成为这一文书主角的时候,就冠以姓氏。如《咸通六年(865)前后僧张智灯状稿》28载:
   1 张智灯 状
  2 右智灯叔侄等,先蒙,尚书恩赐造令
  3 将鲍壁渠地回入玉关乡赵黑子绝户地,永为
  4 分,承料役次。先请之时,亦令乡司寻问实虚,两重判命。其
  5 赵黑子地于涧渠、咸卤荒渐,总佃种
  6 不堪。自智灯承后,经四年总无言语。牛车人力,不离田畔沙粪除练、似将
  7 堪种。昨通颊言,我先请射,每忏吝麦苗,
  8 不听判凭、虚效功力,伏望 (以下原缺文)
   这是一份关于土地纠纷的文书,从文书中的名称“咸通六年僧张智灯状稿”,我们知道张智灯是一名僧人,“张”是他的俗姓,“智灯”是他的法名,可见,敦煌地区普通僧人也是称俗姓的。敦煌文书中类似的文书很多,我们发现这里的僧人都没有“以释为姓”。可见,道安法师的主张没有影响到这里。敦煌只是大唐王朝的一部分,其他地区种情况一定很多,只是没有像敦煌这样有丰富的文字资料留存下来罢了。这种以俗为姓,然后和法名一起形成僧人的姓名的形式,就和道教的一样了。道士出家,不变姓氏,和师父给起的道号一起,形成姓名。
   6、宋徽宗的废佛诏书及对后世的影响
   当权者对僧人统一姓氏,也是有戒备心的,许多人使用一个姓氏,凝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团体,对王权的统治是不利的。中国历史上崇佛的帝王很多,但也有“三武一宗”的灭法运动,不过对僧人释姓,很有意见的就数宋徽宗了。他是一位艺术家,却不是一位有能力的皇帝,宋徽宗崇信道教,并且把自己的尊号道教化。名为“教主道君皇帝”,不但做世间的皇帝,也要做道教的教主。他不但自己“道教化”了,也想把佛教“道教化”,纳入自己教主范围之内,于是他下诏把佛号都改了。这件事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
   己卯,诏: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为宫、院为观。改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29
   这里的“称姓氏”,就是宋徽宗看僧人皆称“释”氏,不满意,另外他们“称姓氏”,就是要他们姓“俗”姓。虽然,北宋很快灭亡了,但这一废佛活动对后世影响还是很大的。明清小说中的僧人称俗姓的很多,如果说敦煌地区还是中国的边地,那么明清小说中反映的则是中原文化发达地区,如小说中的“鲁智深”、“孙悟空”、“沙和尚”等,都得到广大百姓的承认。在一些地区还有“王和尚”、“张和尚”等不太尊重的民间称呼,还有“僧某某”的叫法,好像“僧”又成为出家人的一个姓氏了。
   7、“以释为姓”的局限
   道安法师认为“初魏晋沙门依师为姓,故姓名各个不同”是一个弊端,需要改正。但是,我们知道“姓名各个不同”正是姓名的意义所在,僧人统一姓氏了,姓氏就不能做为区分不同人的标准了。只能用名字来区分,僧人来说是“法名”,这就出现了很多重复的现象,这也许是道安法师没有想到的。如南北朝时期北周废佛时,也有一位著名的释道安法师,他撰写了《二教论》反对周武帝废佛。人们为了区分这两位道安法师,近代也有一位道安法师,只能用朝代区分他们,说“东晋的道安”和“北周的道安”,近代的道安法师。又北周时以死抗争反对武帝废佛的还有一位释慧远法师,他在进入隋代以后也相当著名,常住净影寺。我们知道东晋道安法师的弟子,也有一位著名的慧远法师,常住庐山东林寺。为了区别他们,一般分别称呼他们为“东晋庐山东林寺慧远法师”和“隋净影寺慧远法师”,或简称“庐山慧远”和“净影寺慧远”,你看多麻烦。庐山慧远法师俗姓关氏,净影寺慧远法师俗姓李氏,如果称俗姓,一下子就区分开来。又如唐代有两位怀素法师,一位是为人所熟知的书法大家“草圣怀素”;一位是律宗的律师“东塔怀素”,现在还有人分不清楚二者,以为是一个人,认为一个持戒的律师怎么又喝酒又吃鱼呢?这是把二者混淆起来了。
   因为姓氏已经不能用来区分僧人了,所以,后世人们就用僧人所住不同的寺院或名山来区分他们。后来僧人也和士人一样,在称呼方面有名,有字,也有的有号。禅宗语录在记载禅师姓名的时候,不称“释”姓,而是用(山名+法名)、(地名+法名)、(寺名+法名)、(字号+法名)等来称呼他们,区分他们,如《坛经》、《五灯会元》等。
   1、 山名+法名:牛头法融、南岳怀让、青原行思、百丈怀海、仰山慧寂、黄檗希运、圭峰宗密等;
  2、 地名+法名:菏泽神会、永嘉玄觉、南阳慧忠、濠州思明30、潭州龙兴31;
  3、 寺名+法名:临济义玄、国清师静32、招庆道匡33、东禅可隆34、永明道潜35、云栖袾宏;
  4、 号+法名:高峰原妙、中峰明本、紫柏真可、憨山德清;
  5、 字+法名:藕益智旭;
  6、 尊称+法名:马祖道一(道一禅师俗姓马,后人尊称其为马祖,这是禅宗六祖之后,唯一得到“公认”的一“祖”)。
   以上诸位禅师的称呼,都是约定俗成的,今天我们还是这样称呼他们。禅宗的语言接近实录,他们是不以“释”姓相称的。但是,这些人到了赞宁的《宋高僧传》里,名字前面都加“释”姓了,可见,“释”日常生活应用很有限。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禅宗的五家七宗、天台宗、华严宗、南山律宗、毗卢派,后来都有了自己的“源流歌诀”,和世人一样,同姓同辈的名字,第一个字都相同,相当于每一家都有了一个家谱。这样一来,一看名字,就大致知道是哪一宗、哪一辈的?这样另一个弊端出来了,很多僧人的名字产生重复,因为,一个姓名三个字,前两个都相同,只能用最后一个字来区分,这样就更不方便了。俗人这样可以,因为,他们姓氏各不相同,即使第二个字相同也没关系。僧人就不行了,姓氏统一为“释”,起不到区分的作用,只能用名字区分,名字第一个字又很多相同。没办法,我想就出现了以上这六种情况。
  四、 僧人姓氏现状
   现在,“以释为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广大汉传佛教徒的普遍认同。不论大陆、港澳台地区,还是东南亚等海外的华僧,都“以释为姓”。但正因为僧人都姓“释”了,都用一个姓氏,所以就往往省略,只称法名。因为姓名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来区分每个人的, “以释为姓”,现在既被广泛承认,同时因为僧人都姓“释”,这个姓氏也失去了区分每个人的作用,渐渐被我们自己和社会所忽略。中国佛学院学生的户口卡和身份证上,只有法名,没有“释”姓,都把法名的第一个字作为姓氏了,看起来和读起来,都感觉到莫名其妙。
   “以释为姓”的原则,在一些正式文件中经常被我们忽视,如“中国韩国日本友好交流会议中国代表团名单”:
   名誉团长:赵朴初
  团 长:明旸
  副团长: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吗、李荣熙、刀述仁
  秘书长:净慧、学诚
  代 表:贡唐仓?丹贝旺旭、乌兰、隆莲、周绍良、伍并亚?温撒、真禅、茗山、却西、阿嘉?洛桑图丹久美嘉措、圣辉、本焕、妙善、妙湛、仁德、佛源、海法、请佛、传印、惟贤、可明、都龙庄、益西旺秋、明哲、广修、性空、永信、有明、常明36
   这反映了我们虽然在口头上和心里上普遍认同的“以释为姓”,但在实际运作中,却往往忽视它。这也难怪,就像我们提到祖师大德一样,我们会说“道安法师”、“玄奘法师”、“道宣法师”,一般不会说“释道安”、“释玄奘”、“释道宣”,其实这都是由于习惯成自然的关系。一些海外华僧仍然坚持“释”姓。
   “以释为姓”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不但渐渐被中国佛教界所接受,同时也被同属汉传佛教系统的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佛教界所认同。其实,在这些国家的佛教文献中,如僧传中的出家僧人都是“以释为姓”的。那么现在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我们先看一下日本,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时候,改变了这一传统:
   在明治五年(1872年)八月以后,又废除了僧位、僧官,把普化宗、修验道这样的所属不明的宗派全部废除;此后,僧侣只是一般的职业,命令他们称姓氏;解除官府关于食肉、带妻、蓄发的禁令37。
  这里的“称姓氏”,就是称俗姓,和宋徽宗诏书的意思一样,只不过晚了700年。此后,日本的僧人称俗姓、称俗名。
   如“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日本代表团名单”:
   名誉团长:中村康隆
  团 长:小林隆彰
  相谈役:伊藤治雄
  副团长:高桥隆天、南泽道人、宫林昭彦……38
   “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韩国代表团名单”:
   团 长:宋月珠
  副团长:朴瑞峰、田云德、崔智光
  执行委员长:田云德
  副执行委员长:李泓坡
  执行委员:裴一空、金慧旻、曹法综、郑大隐、玄一静
  事务总长:金时玄
  事务次长:金道圆
  代 表:田雪靖、金月、方智霞、金月山、洪印谷……39
   从上面两份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僧人的姓名,从姓到名已经完全世俗化了,韩国则是用的俗家姓氏,后面是出家后的法名。这是日本和韩国僧人姓名的不同。
   越南佛教界的出家人还保持传统,仍然“以释为姓”:
   中国佛教代表团……乘机抵达越南首都河内时,受到越南佛教僧伽会副秘书长释清绕法师、国际部副主任释嘉光法师、办公室副主任释清勋法师……热烈欢迎。……越南佛教僧伽会常务副主席释清赐法师……河内佛学院释清达副院长……(越南)顺化市佛教僧伽会副主席释慧恩法师、副秘书长释慧福法师……越南佛教僧伽会副主席释慈仁法师、胡志明市佛教僧伽会主席释智广法师……越南佛教僧伽会主席释智净长老、(胡志明市)永严寺主持释德业法师……胡志明市佛学院院长市明珠长老……(胡志明市)万佛寺主持、华人佛教会会长释宗实法师……。40
   在这里我们看到越南佛教界不论是越南僧伽会主席“释智净”长老,还是年轻法师在对外交往中都是以“释”相称,可见,他们对“释姓”是非常重视的。越南的华僧也是“以释为姓”。相反,在报道中我们中国佛教代表团的法师名字前面却没有 “释” 姓。
   南传佛教现在一般称呼为“比丘某某”、“沙弥某某”。仍然遵循古制,唐朝义净法师的记载也是这样:
   然西方行法,受近圆已去名铎曷摆(译为小师)。满十夏名悉他薜摆(译为住位)。得离依止面住,又得为邬波驮耶。凡有书疏往还,题云求寂某乙,小苾刍某乙,住位苾刍某乙。若其学通内外,德行高著者,便云多闻苾刍某乙。41
   藏传佛教也不是“以释为姓”。
  五、 结 语
   从以上我们看到,中国汉传佛教系统僧人的姓氏从俗姓到师姓,经过道安法师的提倡和后继者的景从,最后统一为“释”姓,这也是佛教逐渐中国化的过程。虽然,现在看来“僧人是否应该统一姓氏”、“以释为姓对不对”都是值得商榷的问题,但是,“以释为姓”千百年来已经为中国(汉传佛教)僧人的所普遍尊奉,成为历史事实,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特征。现在,这一特征也成为大陆佛教界和港澳台以及海外佛教界友好交流的基础之一,表明我们佛教徒法脉同源,和合一家。
   台湾地区的佛教,在历史上也是从大陆传播过去的,是中国佛教体系的一部分,僧人也是“以释为姓”。不过,台湾现在有些人搞“去中国化”活动,在汉字拼音、医药典籍等传统文化方面做文章。让人担心的是,假如这一活动渗透到台湾佛教界里面,个别僧人也搞佛教去中国化活动,割裂台湾佛教和大陆佛教的关系,那他们很有可能从僧人的姓氏入手,要“称姓氏”,也像日本、韩国佛教那样弃“释”姓,称俗姓,以期远离大陆佛教。我们不愿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的,也决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们要提倡“以释为姓”,这对于加深两岸佛教界的关系,促进海内外华人佛教的团结以及汉传佛教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1 《高僧传》卷一,《支娄迦谶传》,《大正藏》卷五十,324页下。
   2 《高僧传》卷四,《朱士行传》,《大正藏》卷五十,346页下。
   3 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6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4 《魏书?释老志》“有沙门常山卫道安,性聪敏,日诵万余言研求幽旨。”
   5 《高僧传》卷五,《道安传》,《大正藏》卷五十,354页上。
   6 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6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7 《高僧传》卷五《释道安传》,《大正藏》卷五十,352页下、353页上。
   8 《高僧传》卷一《竺昙摩罗刹传》,《大正藏》卷五十,326页中。
   9 《高僧传》卷一《竺法兰传》,《大正藏》卷五十,323页上。
   10 《高僧传》卷一《支娄迦谶传》,《大正藏》卷五十,324页中。
   11 《高僧传》卷七《竺道生传》,《大正藏》卷五十,366页中。
   12 《高僧传》卷四《朱士行传》,《大正藏》卷五十,346页下。
   13 《魏书释老志》所引的《魏略?西戎传》。
   14 《高僧传》卷四《支遁传》,《大正藏》卷五十,348页中。
   15 《高僧传》卷一《康僧会传》,《大正藏》卷五十,325页上。
   16 《高僧传》卷一《安清传》,《大正藏》卷五十,323页上。
   17 《高僧传》卷一《支娄迦谶传》,《大正藏》卷五十,324页中。
   18 《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大正藏》卷五十,331页上。
   19 羽西了谛著《西域之佛教》,181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
   20 《高僧传》卷五《释道安传》,《大正藏》卷五十,352页下、353页上。
   21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大正藏》卷二,658页下。
   22详见《我国古代对佛姓的研究》,妙智,《法源》2002年。
   23 郭良鋆著《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6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24 《长阿含经》卷十三,《阿摩昼经》,《大正藏》卷一,82页下、83页上中。
   25 《高僧传》梁慧皎著,汤用彤校注,563—564页,中华书局,1996年。
   26 《五灯会元》宋普济著,中华书局,1987年。
   27 S.520。
   28 P.2222B。
   29 《宋史》卷二十二,“徽宗本纪”,403页,中华书局,1977年。
   30 《五灯会元》,【宋】普济著,第329页,中华书局,1992。
   31 同上,第330页。
   32 同上,第456页“天台国清寺师静上座,始遇玄沙……”。
   33 同上,第457页“泉州招庆院道匡禅师,潮州人也。……”。
   34 同上,第465页“福州东禅院可隆了空禅师……”。
   35 同上,第581页“杭州永明寺道潜禅师……”。
   36 《黄金纽带: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文献汇编》85页,中国佛教协会编,华文出版社,1999年5月。
   37 《日本佛教史纲》【日】村上专精著,杨曾文译,198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第302页。
   38 《黄金纽带: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文献汇编》88页,中国佛教协会编,华文出版社,1999年5月。
   39 《黄金纽带: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文献汇编》,中国佛教协会编,华文出版社,1999年5月。
   40 《法音》2005年第7期41页。
   41 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受戒轨则》,《大正藏》卷五十四,320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