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新闻动态

冉寅吾

晓名
冉寅吾
2013-09-12
788

  1953年,冉寅吾出生在岷江河畔的古镇蕨溪,全家6姊妹,只有他是男孩。当时,他家很穷,温饱都没有解决。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六七岁时便到田间割猪草喂猪;到糖厂的煤渣堆上“淘金”,用小手拾起一块块未燃尽的煤渣;9岁便上山拾柴,当挑脚搬运,深深体会了生活的艰辛。
  小时候,他体弱多病,特别是1959-1961年过粮食关时,真是苦不堪言,老师没有精力教书,学生读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身体极差的他,坐在教室里无精打采,无心读书,因此读到小学三年级,还写不全0-9这10个阿拉伯数字。
  1962年,他的身体逐步好转,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刻苦努力,成绩直线上升,在班上名列前茅,而且当上了学习班长。当时是后来担任蕨溪中学校长的蔡邦宁老师任五年级二班的班主任,由于蔡老师教学有方,带领学生学雷锋,做好事,例如:培育桉树苗赠送给当地农民,组织学生送粮食到黄山茶场,帮助村社修路等,使这个差班很快由乱到治,变成五好班。蔡老师的教导对冉寅吾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写了一篇赞美家乡的作文,抒发了对家乡的真挚感情,得到了老师的赞扬,还作为范文,在蕨溪的有关村小传读。
  1965年小学毕业,冉寅吾参加初中升学考试,考试地点设在三面环水的蕨溪中学。1080人参加考试,只收150人,竞争十分激烈。老师对他充满信心和希望,认为他绝对能考上初中。那时,蕨溪街上到中学的桥未修建,只有乘渡船过去,考数学时他虽然迟到10分钟,但却第一个交卷,而且考了满分,顺利考上初中。
  1966年10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揭开序幕。1967年学校被迫停课,15岁的他便辍学了。望着岷江飞去的河水,此时他多么希望能坐在教室里读书。
  冉寅吾的父亲冉季良是蕨溪镇有名的木匠,在蕨溪木器社当师傅。20世纪60年代,木工师傅在乡村是比较受人尊敬的。为了让他能有一个终身受益的职业,父亲决定教他木工活,把过硬的本领传授给儿子。于是,15岁的冉寅吾便跟随其父刻苦学习木工技术,很快掌握了要领,在蕨溪“小”有名气,他从此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8年,毛泽东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大有作为”的农村广阔天地去锻炼成长。冉寅吾的户口下乡,但人未下乡,仍然在木器社学木工。1970年,他开始独立做木工活,修船、拖车谋生,后来莫名其妙地没有了户口,1975年几经周折才重新上了户口。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读书无用论盛行,毫无疑问他同样受到影响。有一天,他来到母校的油樟树下玩耍,巧遇温世春校长。看到自己的学生,问明有关情况后,校长喜中有忧,便语重心长地说:“寅吾,学习有用,不要耍了,如果不是在这个特殊年代,你应该在大学里读书!”校长带他到自己的宿舍,送给他几本难得的书,有杜甫、李白、陆游的诗集,还有一本中国木匠中做官最大的李瑞环写的《木工简易计算法》,这是他学习建筑的第一本启蒙教材。书中简易的计算公式,使他深受启发,终身受益。老师的教导时时回响在耳边,使他心中点燃了希望之火。他白天做完木工活,晚上便在昏暗的煤油灯光下学习文化知识,特别是数学、物理、建筑知识,而且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只能偷学,不能让其他人知道,但他心中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梦想当一名优秀的工程师。
  1972年成立蕨溪建筑队,冉寅吾到建筑队当施工员。1973年,20岁的他便担任了副队长,当时5万元的工程在乡镇就算大的了,建筑队主要从事修修补补的业务。为了拓展业务,1975年冉寅吾便带领建筑队的职工到外地寻找建筑业务。在外打工6年,坐火车经常站一天一夜,有时只有搭煤车远行。他到过渡口、马边、西昌、成都等地。面对大小工程,冉寅吾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准确的数据完成工程预算,同去的施工员慢的需半个月,快的要六七天,而他仅需一天,同行称他是“化学脑壳”,后来有了电脑,又说他是“电子脑壳”。1981年,他回到家乡,经过锻炼的冉寅吾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经验,实际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当时,宜宾县城柏溪城市建设开始起步,为他提供了用武之地。1981-1988年承包县政府大楼、宿舍楼、少年宫、医药局、柏溪粮站、劳动局宿舍等几十个工程的建筑,可以说当时柏溪近一半的工程都是冉寅吾修建的。他修建县府宿舍楼时,严管理、高速度、高质量,被评为宜宾县第一个优良工程。由于他重质量、讲信誉,不少甲方主动要求他承担建筑任务,冉寅吾很快就成为了百万富翁,并在长江路修建了自己二楼一底的楼房。
  1996年,冉寅吾被评为建筑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实现了他成为优秀工程师的梦想。
 冉寅吾第一次进机关是1985年。当时,宜宾县建设局成立统一建设办公室,建设局认为他有管理能力和经验,便抽他去统建办工作。在二中背后修建了一排统建房,以及农行办公楼、交通局车站大楼等。统建办完全是计划经济特色,机制不活,冉寅吾虽然干了一年便辞职,但是他认为在机关工作脸上有光,十分荣耀,为后来第二次进机关埋下伏笔。
  他一直坚持学习业务知识。1984年参加建设部、总工会举办的刊授中专函授,1986-1989年转读重庆建筑职大,此校后改名为城建学院。由于刻苦学习,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学院评为优秀学员。大专毕业后,冉寅吾想进机关稳定下来。第二次进机关,是到宜宾县就业局工作。当时,每月工资96元,由于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冉寅吾工作十分积极,而且向党组织写了入党申请书,经支部讨论通过。在准备填志愿书时,就业局的某人听建司的某人说:“此人能力不错,但在建司时还有2万元的问题没有搞清楚。”就业局支部便将他的入党材料报送到县计委,请计委党委调查处理,但计委某负责人未经调查便说:“此人有经济问题,不能入党!”冉寅吾认为此事关系到自己的名声,便找县建司打官司,算账下来,公司还倒欠他2万元。问题自查清楚了,第二年就业局党支部要他重新写入党申请书,但他因生病没有第二次交申请。
  冉寅吾到就业局工作不到一年便生病住院,经县医院检查是肝上有病,后发展为肝萎缩。转到成都华西医大医治几个月,1991年初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出院。但医病耗费了不少钱财,为增加收入,1991年身体状况较差的他用自己的积累、贷款,亲戚朋友的借款办了一个小型轧钢厂。由于该厂污染严重,与大型钢厂相比质量较差,因此产品销路不畅,累了一年下来,得不偿失,亏本几十万元。1991年底他的病情进一步加重,住进成都医院医治,经医生诊断,病情可能恶化为肝腹水、肝硬化,他的家人曾几次接到病危通知。
  有一次接到病危通知后,2个孩子赶去看他。看到自己可爱的孩子,冉寅吾心中悲喜交集,他含着眼泪告诉自己的孩子:“如果我的病好不了,父亲这辈子便对不起你们,欠下的债务要由你们还,必须记住!如果能够好起来,一切都不需要你们负责。”由于冉寅吾心理素质好,相信自己一定能恢复健康,积极配合医治,同时不少朋友帮忙想办法,以及家庭有一定的经济支撑,为了治病,他卖掉了自己的楼房,百万家财化为乌有。奇迹终于出现了,虽然同病房的其他病人全部先后去见了马克思,但是他却九死一生,坚强地活着,到1994年病情明显好转出院。
由于他与妻子性格不合,加之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夫妻之间产生矛盾,经常发生争执。1996年,在妻子的强烈要求下,他被迫到法院办理了离婚手续。
  1991年,冉寅吾病重时,由他的好友蕨溪街上的赵六送他到成都医治。出院后,赵六找到他说,重庆丽江税务局有一个工程,初步洽谈后,对方可以拿一个40万元左右的单项工程给自己。为了增强信心和把握,好友请他一起去丽江走一趟。身体比较虚弱的他二话没说,点头同意。冉寅吾去后找对方一谈,同时拿出自己的有关证件,担保修好此工程。甲方代表高兴地说:“只要有冉施工负责,100万元的工程全部由你们修建!”赵六没有资质是挂靠宜宾县某公司,冉寅吾回来后,去找县建设局办一个手续,某科长说:“不好办!”冉寅吾说:“难道你还信不过我,我一定能干得很好!”科长说:“办手续一定要认法人代表签字,不是不相信你!”。
这次碰壁使他回想起1991年县长肖健康主动求贤,请他把建筑公司成立起来,由于自己身体有病,以及轧钢厂倒闭,他一时还不想搞企业,便  失去了一次有利的机会,真是有些后悔。后来肖县长全力支持宜宾县另一位施工员创办公司,此公司经10年的发展,今天已具相当规模。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加之自己的身体好转,雄心再现,心中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决定创办公司,当法人代表。
1995年3月,冉寅吾受命于危难之时,出任名存实亡的宜宾县建筑工程公司经理。公司仅有一张未年检的营业执照,后来又有近100万元的债务  莫名其妙地缠到自己头上。此事应从柏溪建安公司与县建总公司合并说起。1989年,2公司合并更名为宜宾县建筑工程公司,但明合暗不合,仍然分为2个工程处,1992年分为2个分公司,各自办理了营业执照,但只有一个资质证,一分公司在外承包的一个工程因管理上的问题,承建人自己刻了一枚公章,擅自出售住房,款未交公司不知去向等原因,导致负债100万元。但甲方只认宜宾县建筑工程公司,冉寅吾原来不知内情。几年后,债主听说宜宾县建司起死回升,发展壮大,便找上门来。一场不关自己的官司发生了,他只有自认倒霉,逐年还债,目前已基本偿还了债务。
  冉寅吾一方面找到县工商局补办有关手续,于1995年10月保留了公司资质;另一方面拿出自己的积蓄,同时多方筹资15万元投入公司,开始了第二次艰辛的创业。
  他暗下决心,要在宜宾建筑市场干出样子。很快,公司发展壮大成为宜宾县最具实力的三大建筑公司之一。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2000年4月,公司改制为“四川省宜宾寅吾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冉寅吾担任董事长。
  2001年4月,该市委统战部通知冉寅吾到成都社会主义学院参加非公有制经济人员培训班学习,使他深受启发,思路更加开阔。当年9月,他又到清华大学参加“经理人训练营”学习提高,同年参加宜宾学院工商管理本科学习,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思想与时俱进,观念进一步更新,决心做大做强寅吾建司。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冉寅吾一方面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利用晚间培训职工,鼓励职工参加函授、自学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仅2002年投入的费用就达10万余元,公司形成了学习向上的好风气,办成了名副其实的学习型企业;另一方面,公司及时引进实用人才,增强了公司后劲,促进公司的发展。2001年9月,公司荣获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证书,2003年4月,公司ISO900标准2000版的转版文稿,经四川三峡认证有限公司审核通过,发布实施。
  冉寅吾深深体会到公司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强化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将企业的发展着眼点全方位地放在抓住市场赢得客户作为支撑,极大地丰富其企业文化的内涵。同时,公司将切实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注重对专业人才和各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引进、大胆选拔,增加肩上的担子,并委以重用,增强公司高层管理能力和企业发展后劲,达到以提高和改善公司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的合理配置。
  冉寅吾曾在公司管理层和职工大会上诠释自己全新的经营理念:一是要有良好的心态,用全身心的爱投入工作,积极开拓进取。他说:“小胜靠技艺、胆略,中胜靠实力,大胜、长胜靠人格,要以诚信展示经商的魅力。”二是要在思想上解决企业的归属感。企业是社会的,不是个人敛聚财的“自留地”,取之于社会,必须回报于社会。三是要建立企业文化,铸造良好的企业精神,形成企业的强势品牌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吸引人才,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四是要诚信敬业,自强争先,确定企业发展战略,只有立足做好,才能进一步做大、做强。为此,公司沉着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冉寅吾也被业界人士誉为建筑奇才,现代“儒商”。
  2000年,寅吾公司又组建了宜宾寅吾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改变了单纯建房的格局,在柏溪开发阳光花园,该工程投资6500万元,同时积极搞好小城镇试点镇蕨溪的房地产开发,总投资9800万元,第一期工程正在抓紧建设。另外,积极搞好江北戎州大道房地产开发,努力向外拓展工程业务,使公司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为了借鉴和学习西方建筑的优点,2002年他分别到西欧以及我国香港、澳门进行考察,受到有益的启示,体会到西方建筑决策的远见性和贯彻执行的长期性值得学习。
  1997年工程招标时,冉寅吾力战群雄,用精确的计算,独到的见解,优惠的价格,良好的信誉连中5标,创下宜宾建筑史上的奇迹。1999年9月,他被评为全省最优秀的10个建筑项目经理代表之一,同时也是宜宾市惟一的代表,参加了四川省人事厅、省建委联合举办的表彰大会。2002年,冉寅吾当选为宜宾市工商联合会副会长,宜宾市政协常委。
  冉寅吾的成功,一靠党的政策好,二靠自己的素质高。讲学习,讲信誉,重质量是他的优点。走进寅吾公司,办公室墙上的2条大红字横幅映入眼帘:“快速、持久、健康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他要求公司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靠管理增效益,凭信用赢市场,抓市场谋发展”的思路。同时,按照“诚信、敬业、团结、争先,讲求奉献”的企业精神,带领员工们风雨同舟,全力以赴,拼搏地干、科学地干、诚实地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塑造了公司良好的形象,多次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好评。
  回想自己15岁辍学后、在老师的开导下,自己重新拿起书本,刻苦学习,持之以恒的情景,他感到知识是多么重要。于是,对教育事业的支援就成了他回报社会的寄托之一。冉寅吾坚持年年捐资助学,结对子扶持贫困学生8人,2002年捐资共2万元;他曾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先后向古柏初中学生宿舍工程捐款5万元,向柳嘉镇中心小学校教学工程慷慨捐资17万元。同时,还对老年文体活动扶贫等社会公益活动捐资共2万元。江北项目部为金环东路社区无偿修筑排洪沟,解决了多年被洪水困扰的难题,继后又为社区修建小区公路、围墙,免收管理费,社区群众十分感谢,送上一面“风格高尚”的锦旗。寅吾公司回报社会,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2002年顺利通过市级文明单位复查验收,2003年正在争创省级文明单位。
  作为政协委员,冉寅吾积极为宜宾经济建设、搞活地方经济献计献策,主动为政府排忧解难。2003年,修建双蕨公路,总投资1200万元,公司让利100万元,使多年的断节路修通的愿望得以实现,为促进岷江片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公司先后聘用了近40名大中专生,安置了3名转业军人和48名下岗职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称赞。冉寅吾言传身教,认真培养锻炼下属项目经理,关心职工的疾苦,维护建筑工人的切身利益,得到公司职工的衷心拥戴。2001年,他还被评为依靠职工办企业好经理。
2003年3月,冉寅吾在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中写道:“竞争是残酷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什么是本事,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达  到最佳的效果就是本事。我们干项目不遇到困难、意外、麻烦是不可能的,要想一帆风顺地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市场最终只认可成功者,所以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以一往无前的精神,压倒一切的气势,不问理由,不讲原因,抓住每阶段的关键环节,按时或提前完成任务。狭路相逢勇者胜,已没有退路了,我们只能拿出拼命三郎的精神,同衙门作风、集体存在的惰性、合理推诿、合理怠工、错误偏差、保守习惯等作坚决的斗争。‘不管黄猫、黑猫,逮住耗子就是好猫’,办成了事才是硬道理,干好了事才是硬道理,企业发展了才是硬道理。愿我们的全体员工,不讲理由,不讲原因,拿出拼命精神与我们企业共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