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新闻动态

赵戴文

晓名
赵戴文
2013-03-29
585

赵戴文(1866-1943),字次陇,儒者,同盟会员,国民党员,坚定的爱国者。阎锡山的军师、宰相,兄长。山西守土抗战和组织牺盟会的倡导者。官至山西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内政部长、监察院长。民国以后的山西军政两届出身的人物无不是他的学生。

弃农学商

清同治五年十一月初三出身于山西五台县东冶镇,父亲赵良槐虽因父母早亡,不得不弃农学商,走上了一条与父辈们不尽相同的人生道路,但却不能忘怀那“耕读传家”的祖训。因此,在度过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之后,9岁的赵戴文被送入村塾,与他的同龄人一起,开始接受启蒙教育。从“三字经”、“千字文”发蒙,幼年的赵戴文一步步学下去,到十四岁时,已经可以自己阅读经史著作了。因“读松阳讲义,知有圣贤之学”。又读同里徐继畲《瀛环志略》,“晓然世界形势”。其间,因仰慕清初学者陆陇其之为人,自号次陇。

科举之路

赵戴文既是家中的长子,又“生而颖异”,自然被寄予厚望。如同那个时候所有读书人一样,赵戴文开始走的是一条科举之路。19岁上即应书院试而得中,负笈省城太原晋阳书院。在晋阳书院,青年赵戴文师从李菊园先生,整整度过了五个年头。李菊园师极为推崇程、朱理学。有鉴于此,赵戴文在可塑性极强的青年时代饱受了宋明理学的熏陶。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24岁的赵戴文晋阳书院肄业。三年之后的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赵戴文在经过十数年的文化积累之后,正式参加科试。扎实的旧学功底使他的应试之文被“学使王梅岑擢为今古第一文,列一等第一”。接着,依惯例调入“令德堂”继续学业。 赵戴文得入令德堂,无疑意味着仕途的进一步顺畅。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他从此再没有应试。令德堂非但没有成为赵戴文向仕途迈进的阶梯,反而给他的科举之途划上了句号。进入令德堂的赵戴文并没有沿着举人、进士的路子一直走下去,而是从此再不应试,一心只做他的学问。如果不是以后的留学日本,赵戴文毫无疑问会成就为一个学问家,一个学者。  

精治儒学

令德堂卒业后,赵戴文开始应用他二十余年中所学所得,赴祁县就家馆。同时,在精治儒学经典,博览群史诸子的过程中,又发现佛典的深义,于是中年以后,更潜心于佛学典籍,在宗教领域里,积极地进行哲学探索,乃悟出儒佛的共性。由此,可把赵戴文一生的治学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段是着重身心性命,中段是着重经世致用,后段是着重宇宙和人生哲学的探讨。他自己则将其归结为“志佛家之所志,行儒者之所行”。

对中国传统文化几十年如一日的精心研读、仔细探讨、深入了解,一方面成就了他的“道德文章”——,另一方面则成为他后半生处于阎锡山的“亦师亦友”之间,作为阎锡山首席辅弼而终其一生的资本与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