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新闻动态

阎崇年

晓名
阎崇年
2013-07-03
748

阎崇年1934年4月24日出生,山东蓬莱人,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从事满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 、历史学者,研究满洲史、清代史,兼及北京史。倡议并创建第一个专业满学研究机构——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北京满学会和北京满学研究基金会。倡议并主持第一届至第五届国际满学研讨会。北京市政府授予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2007年,阎崇年以300万元版税收入,荣登“2007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8位,引发广泛关注。
 

人物经历
1934年4月24日,阎崇年出生在山东省蓬莱市的解宋营村,在这个半渔半农的村子一直生活到15岁。谈起童年,他还有很清楚的印象。那时他随着家里务农,也随着渔民出海,体会过烈日炎炎的辛苦,也见过波涛汹涌的危险场面。这些经历,对他后来的人生道路影响很大。也正是在村里,阎崇年开始上学读书,也初次接触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快报:您说过有四种因素支撑了您:“像渔民那样勇敢,像农民那样吃苦,像商人那样机变,像包衣阿哈那样为满清战斗。”   阎崇年:小时候我在农村待过,比城市人更能吃苦,这么多年一直是这样。那时候我干过农活,很辛苦,像现在这么热的天,马上就要麦收了,为了赚取十六个前程,要在场院里干活。而且相对来说,我胆量大一些,不畏首畏尾、事事犹豫。   
快报:对做研究的人来说,能吃苦比较好理解,勇敢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阎崇年:当年我想写关于努尔哈赤的书,之前查遍目录,发现全面论述努尔哈赤的专题论文一篇没有。要做这件事是需要魄力的,好几个人都劝我别做,万一做不好就完了,但我觉得应该做,也可以做。另外我写过一篇论文《张吉武与〈康熙顺天府志〉》,指出那本书是孤本。我前后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在国内查,然后利用文化学术交流的机会,到日本、美国查,都查遍了,才得出这个结论。这也是需要胆量的,一旦人家拿出了另一个本子,你的立论就垮了,二十年工夫全白费了。   
快报:您那时在村里读书都学什么?   一炮而红 阎崇年是新版《百家讲坛》一炮而红的第一人。曾经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述《清十二帝疑案》。讲述大清王朝296年的兴衰荣辱,使清代的12位皇帝个个鲜活起来,并成为让新版《百家讲坛》一炮而红的第一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