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姓
姬偃
湖南、广西、四川、湖北
幸灵、幸南容、幸轼
雁门郡、渤海郡、豫章郡;雁门堂、豫章堂
幸元林、幸伟中
偃公因镇守朔北雁门(今山西忻州市代县)有功,被周成王赐为“幸”姓,史称偃公,为幸氏之始祖
展开
江西南康幸氏合族字辈:肇观玉文调,登秀九郎克,建钦朝志才,寿子公习蒙,春天高应瑞,淑景鹏来程,贤良垂世泽,仁礼振家邦,积善培洪福,荣昌庆大廷,国运正开泰,明达佐隆平。
江西九江幸氏字辈:学秉辛万均 胜文永显幸 世守思汝启 茂宗洪道廷 贤能真甫佐 志仁献章程 书林兰良友 清华明秀升 善士本源远 恩惠和熏凨。
江西高安县前幸氏字辈:世代文武兴,国曰逢其时,超拔元崇志,瑞仁呈茂焕,启首万年长。
江西瑞昌,陕西镇安幸氏字辈:拾丙辛万均,胜文永显新,世守思汝启,茂崇洪道廷,振邦维德学,仲登以持本,元嘉必建应,作之其国兴。续字辈:忠厚传家宝,五福临寿堂。
广西某支幸氏字辈:初起发万吉,十神鸿德天,朝中必志有,芝刚伦靖道。
广西灵山幸氏字辈:国家文明,日升月恒,宗源远民辐礼义,干和坤顺世泽长。
湖北大悟幸氏字辈:仕有传家宝,儒伟佐国针,仪堂登孝游,万世启人文。
展开
幸姓起源于上古帝王信任亲近的大臣,即幸臣,认为起源于河北沧州清池,始祖幸偃因镇守雁门有功,于公元前1079年成王赐姓“幸”。春秋时(公元前625年),14世尚玑公因仕迁徙于江西高安洪城。东汉时32世棠公随父维新公迁建昌(今江西奉新县)。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大通二年,公元528年),塾公父子因守雁门兼领渤海沧州节度使再迁清池。唐朝总章年间(公元669年),世居江西高安幕山的幸茂宏由沧州迁居四川,武则天通天二年(公元697年)任南昌府丞又迁返高安,故江南幸姓称茂宏公为一世祖。68世轩公随父奉公涉汴(河南开封),轩公之弟潭公后裔迁江西广昌。至宋末,74世扩公在康王南渡辅佐有功授高安丞,又返迁高安。扩公生三子,长子之仁公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由高安分居宁州安乡温泉汤(今江西修水县黄沙汤桥)。次子之文公分居新吴进城乡东园里(今江西奉新县上富镇东坑村)后有幸登嶷先迁江西遂川、上犹,后定居于赣州南康。
展开
郡望
雁门郡:战国时期赵国置郡,秦汉沿用,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宁武、代县一带。东汉时期移治到阴馆(今山西代县),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朝初期,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朝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守。
渤海郡: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926年),渤海郡为辽太宗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豫章郡:汉朝时期豫章郡治。隋朝时期为洪州治所。五代时期的南唐及明、清诸朝为南昌府治,明朝初期曾为洪都府治,其时辖地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
堂号
雁门堂:以望立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
豫章堂:以望立堂,亦称南昌堂。
展开
四言通用联
姓启幸臣;
阀阅南昌。
指幸姓源流和郡望
雁门世泽;
渤海家声。
全联指幸姓郡望
廷弹蠹相;
庙祀龙王。
上联:南宋幸元龙曾上书弹劾史弥远。 下联:唐幸南容,百姓称之为龙王,立庙祀之
松垣世德;
渤海家声。
江西南康幸氏祖厝联
五言通用联
高安家声远;
雁门世泽长。
江西瑞昌高丰乡幸氏祖厝联
兄弟八进士;
子孙三乡贤。
江西高安洪城村幸氏祖厝联
六言通用联
宋时行军司马;
唐代太子校书。
上联:宋幸寅逊,官至镇国军行军司马。 下联:唐学者幸轼,中和间为太子校书郎
七言通用联
雁飞万里传喜讯;
门对千山引祥云。
幸姓望族居住地“雁门”二字嵌字联
英气劲节钦震甫;
疗疾名医有灵公。
上联:幸元龙。 下联:晋幸灵,为人疗疾,赖济者甚多
十言及以上通用联
烂贝灿珠,蜚词华于艺苑;
言规行矩,高气节于松垣。
上联:唐幸南容,仕至国子祭酒。 下联:幸元龙
洪者大也,大会三门子孙,源流渤海;
城其成乎,成为百代宗祖,派逆沧州。
江西高安洪城村幸氏祖厝联
由宁化而开基,本儒学而受恩荣,艺苑之芳声宛在;
自豫章而胥宇,采芹藻而探桂杏,兴朝之伟绩聿新。
幸姓宗祠“渤海堂”堂联
栋宇卜官田,门捍日月,座镇鼓旗,山岳钟灵长毓秀;
渊源承渤海,迹著尚书,名传御史,簪缨继起绍前徽。
江西南康幸氏祖厝联
赐姓自周朝,衍渤海,衍沧州,本本源源,万派千枝同一脉;
发迹由唐代,若名臣,若理学,彬彬秩秩,五常百行位三才。
展开
-
02-052020幸氏字辈汇总幸氏字辈汇总 四川德阳幸氏字辈:“家方宗凤廷永有德高明安邦定国志世代正乾坤”。 四川达川幸氏字辈:“定鼎立功人贵自强克己谦和临元端庄修身体道焕然成章懋昭祖德长乐永康绍绪纪美云集祯祥后光辉映名著乡邦本支安固作求显扬螽斯衍庆兰桂腾芳”。
-
02-052020宗祠通用联宗祠通用联 四言通用联 姓启幸臣;阀阅南昌。 ——指幸姓源流和郡望。
-
02-052020历史名人历史名人 幸灵 晋术士。豫章建昌(今江西奉新县西部)人。少有惊人的言行,善卜筮,为人治病,驱鬼解难,深得乡里敬重。
-
02-052020姓氏源流 迁徙分布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之子周成王赐其叔姬偃的姓氏,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周文王第四十七子、周武王之弟姬偃因镇守朔北雁门(沧州)有功,周成王在壬戍岁(公元前1079年)赐其叔姬偃为“幸”姓,史称偃公,其后裔子孙世袭父职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