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姓氏百科
汪姓
汪姓,起姓于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东以邑为姓的汪姓,是我国早期历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内发展成了一大望族。东汉末年,汪文和迁居新安(今安徽歙县),发展成为新安一带望族,唐代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今安徽歙县,家族甚旺。宋代以后,汪姓迅速繁衍起来,成为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
汪氏
汪罔氏
安徽、湖北、浙江、四川、江苏、江西、云南、湖南
汪广洋、汪曾祺、汪大渊
平阳郡、吴兴郡、新安郡、六桂郡;平阳堂、六桂堂
汪洋、汪曾祺
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汪罔氏 展开
字辈信息
全国各地汪氏家谱中的字辈(字派),第1至44代依次为“姬挺诵越嵩建考欣永陈良猛胜理婴晃性进达雅勇言高澄珍云讬顗广平文(和)轸澈授演道(献)恭统元(爽)叔(举)泰勋(明)僧华”,第45至57代从“建”起依次为“建处泰仁凤文行言咸浚师道洤参邵延惟元绍敦隆和小”。第68代从“华”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基本为“华(世)德思金仲,景大胜延昌,伯世(79代)宗文彦,国朝显祖光,恭忠全正义,学道永贤良,万代遵先哲,开元本自芳,孝友传家远,诗书引泽长,贻谋诚可式,为善庆其详,令绪承明训,宏勋纪太常,声名相继美,仁厚益周详(147代)”。其中从第79代“世”起,与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广西、广东、湖南、新疆、台湾等省的字辈“连珩端福荣,应维正先文,池洋浩泽深,广汝兴安宁,源流积德远,江河运久长,忠孝家名胜,麒麟永繁昌,吉人作天相,建树照升平,克俭培秀毓,蔚瑞显茂清。尚传周尧宇,普及焕隆(147代)”一一依次对应。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广西、广东、湖南、新疆、台湾等省从第148代“新”起,以后依次为“新,举才超俊伟,礼义仁冠君,书怀全章锡,学儒定思勋,崇高扬史册,耀武绍家声”。  展开
迁徙分布
迁徙传播 汪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上名列第五十六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五百二十九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3%左右。 历史上汪姓的分布与迁徙 先秦时期,汪姓最初活动于浙江、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地区。两汉至唐朝,汪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皖、赣、浙、苏地区,已经发展为当地的望族。唐朝以后,汪姓主要从安徽和江西向河南、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合肥、安庆、两广和福建地区扩散。汪姓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清初汪姓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形成了以安徽为中心的皖、赣、浙、豫的汪姓聚集地。分布在安徽、江西,这两省集中了汪姓总人口的77%。其次分布于浙江、河南,这两省又集中了13%的汪姓人口。 明朝时期,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浙江、江西,这三省大约占汪姓总人口的75.7%。其次分布于湖北、四川,这两省的汪姓又集中了11%的汪姓人口。宋元明期间600余年,汪姓人群主要向江南和西部迁移。全国仍保留以安徽为中心的皖、浙、赣汪姓人口聚集区。 展开
郡望堂号
郡望堂号 郡望 平阳郡、吴兴郡、新安郡、六桂郡 堂号 平阳堂:以望立堂。 六桂堂:以望立堂。 婺源堂:以望立堂。 新安堂:以望立堂。 吴兴堂:以望立堂。 越国堂:唐朝汪华封越国公,以望立堂。 忠勤堂:明朝汪广泽封为忠勤伯,以望立堂。 展开
宗祠通用联
龙骧世泽;童子春风 平阳世泽;越国家声 全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汪华,封越国公。 龙骧世泽;越国家声 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汪文和。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汪华。 状元甘雨;童子春风 支分越国;家住蠙山 此联为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汪氏门联。如皋旧有雉水蠙山之称。 五言通用联 好古探周礼;嗜奇穷汉碑 航海居先导;医方集大成 夕阳诸岭出;晴雪万山分 此联为唐朝时期的诗人汪万于诗句联。 唐封越国三千户;宋赐江南第一家 清朝三友流芳远;吴门四汪享誉高 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天文历算家汪莱,与焦循、李锐合称“三友”。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诗人、书法家汪士宏,康熙进士,与姜宸英齐名。与两兄一弟合称“吴门四汪”。 丹青不知老将至;宝贵何如诗所传 此联为清朝时期的诗画家汪昉自题联。 竹宜著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 此联为清朝时期的书画家汪士慎自题联。 不因果报勤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 此联为清朝时期的书画家汪竹坪自题联。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在璞草堂,尝留吟稿;雅安书屋,亦著诗篇 集著浮溪,大展词林学问;名魁金榜,遍洒状元甘霖 为政十年心,经纬百方除太甚;临岐一尊酒,绸缪万语望重来 此联为范肯堂赠汪星剑联。 展开
姓氏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