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姓氏百科
濮姓
濮姓,根据《路史》上记载,是姚舜(虞舜)的儿子姚散的后代,受封于濮,后代子孙即以濮为姓,称为濮氏。
濮氏
姚散
安徽、江苏、陕西
濮万年、濮道兴
安陆郡、鲁郡、濮阳郡、博陵郡;安陆堂、广平堂
濮德治、濮存昕
得姓始祖
姓氏始祖 姚散 根据《路史》上记载,是姚舜(虞舜)的儿子姚散的后代,受封于濮,后代子孙即以濮为姓,称为濮氏。故濮氏后人尊姚散为濮姓的得姓始祖。 姓氏源流 濮(Pú)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虞姓,出自虞舜之子姚散的封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虞舜(姚舜)为炎黄部落联盟首领时,将他的儿子姚散封于濮地(今河南濮阳),其后代遂以地名为姓氏,称濮氏,后有人省改笔画讹简为同音字“洑”为姓氏,称洑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二 源于高阳氏,出自颛顼裔孙陆终后代的居住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颛顼帝裔孙陆终之后,有居于濮地(今河南城濮)者,其后以地名为姓氏,后有人省改笔画讹简为同音字“洑”为姓氏,称洑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远古时期颛顼帝的后裔,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古代中原地区有一条河叫濮水,濮水南岸有一块丰饶的地方叫濮阳(今河南濮阳)。在远古时期,其地也叫帝丘,黄帝的孙子颛顼做部落首领时,曾以濮阳为都城;春秋时期卫国国君卫成公姬郑也曾在濮阳定都。 展开
字辈信息
安徽凤台濮氏字辈:“仕守贤良思存方正”。 江苏江都濮氏字辈:“家尔员良继中赞武”。 陕西西安、河南信阳濮氏字辈:“礼约振家邦共开姓名会道德乃是昌”。 濮氏一支字辈:“荣显宗俊遂福潮守有会鸣学如时萃广发富福”。 安徽凤台濮氏字辈:“仕守贤良思存方正”。 安徽马鞍山濮氏字辈:“曾家礼学道 恒仕必光华”。 江苏江都濮氏字辈:“家尔员良继中赞武”。 陕西西安、河南信阳濮氏字辈:“礼约振家邦共开姓名会道德乃是昌”。 濮氏一支字辈:“荣显宗俊遂福潮守有会鸣学如时萃广发富福”。 濮氏一支字辈,现分布安徽舒城县,先辈俩兄弟从山东迁移到河南、安徽,现安徽舒城县的濮姓 ,就是安徽那支的后代,家谱在1950年代"除四旧"时被毁 ,仅记得辈份以下,共30个辈: 恒能关大本,孙继智贤宜。心从正身德,士应进安良,文章超世册,总代落广倡(这30个辈分,前7个按舒城方音。音正确 ,字因为年代有点长,这辈分的人可能都不在了,现在用到智---从这5个辈分的阶段)...... 展开
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濮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濮姓的主要来源有: 1、根据《路史》上记载,是舜的儿子散的后代,受封于濮,后代子孙即以濮为姓,称为濮氏。 2、芈姓百濮一族的主要活动地区,是在今湖北省石首县的东南,后来迁到河南的濮河两岸定居下来,成为河南的一个著名姓氏。濮氏在四川的中部,也一向很有名气,自南北朝时期开始,就是“巴中七姓之一”。据有的学者考证,今四川的濮氏,当初是从湖北迁去的。 3、根据《姓苑》的记载,是因为卫大夫食采于濮,后代因此就以地命氏,已经有二三千年的历史了。 4、根据《路史》的记载,濮氏就是百濮之族。所谓百濮之族,就是《左传·文十六年》记载的夷族,麋人曾率领百濮之族聚于选这个地方,准备讨伐楚国。5、甘肃省濮文全主编的《高台濮氏简史》记载:“根据民间传说和有关历史史志的记述,推断五坝堡濮家庄濮氏祖源,在今河南省濮阳市一带,约在明代初年奉朝命西迁充边,途经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集中,辗转来到西北边陲——甘州卫地三工堡落户。 6、濮氏望族出鲁国郡。 展开
郡望堂号
安陆郡、鲁郡、濮阳郡、博陵郡;安陆堂、广平堂 堂号 濮姓的主要堂号有: 安陆堂:以望立堂 广平堂:以望立堂 平陵堂:以望立堂 博陵堂:以望立堂,亦称安平堂 无锡堂:以望立堂,亦称锡山堂 鲁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鲁国堂、东鲁堂、曲阜堂 濮阳堂:以望立堂,亦称帝丘堂、轩都堂、东郡堂 尚忠堂: 青云堂: 展开
宗祠通用联
宗祠通用联 四言通用联 高丽殉节; 东海受诗。 ——佚名撰濮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人濮真,远征高丽时被俘,高丽王诱他投降时,他说:“大丈夫有一颗赤心,怎么能顺从你呢!”随即抽出佩刀,剖心而死。下联典指西汉东海人濮仲翁,宣帝时应朝中征召,曾向宣帝讲过《诗》。 名高东海; 志迈雄师。 ——佚名撰濮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名人濮钟仲翁,东海人。尝授诗与宣帝。下联典指明代人濮真,征高丽被执,剖心拒降。 展开
姓氏动态
姓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