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姓氏百科
庞姓
庞姓,原多写作“厐”,传说颛顼后代的庞降氏族部落有以庞为氏,又周文王之子毕公高支庶受封于庞乡,子孙以庞为氏。望族出于谯国(今属安徽),居于始平郡(今属陕西)。魏晋以前,庞姓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三国时庞姓播迁于四川、甘肃等地;‘两晋南北朝时形成庞姓南安郡望、南阳郡望等郡望;隋唐之际,庞姓以郡望为主源向四周扩散,入迁山东菏泽、江苏徐州安徽寿县等地;宋元之际,庞姓避居南方者渐多,有一支入迁广西北流并发展成为望族;明初,山西庞姓分迁于河南、江苏、湖北等地;明末清初,川籍庞姓避逃于云贵高原;乾隆年间以后,山东庞姓有闯关东到东北者;现庞氏族人主要分布于广西、山东、河北等地。 历史上庞姓的著名人物有:战国魏国将领庞涓;三国谋士庞统,将领庞德;北齐大臣庞苍鹰;唐朝将领庞孝泰;五代十国时后蜀将领庞福成;北宋医学家庞安时等。 庞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零一位,人口约二百三十五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7%左右。
庞氏
毕公高
河南、河北、山西、陕西
庞涓、庞统、庞德
始平、南安、南阳、谯国、高阳;始平、南安、南阳、谯国、高阳
庞中华、庞晔
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 毕公高。 周初著名政治家。商朝末年,周文王的第十五子高,随周武王兴师伐纣立下赫赫战功。西周建立后,他负责处理被商纣王关押的犯人。后被周武王封于毕国,爵位为公。世称毕公高。武王驾崩后,其为顾命大臣之一,他与周、召二公等一起辅政,毕公高支庶有封于庞乡者,后世子孙以封邑为氏,称庞姓。因毕公高名声显赫,他们尊毕公高为其得姓始祖。 展开
字辈信息
西充庞氏字辈:“荣华富贵”。 西充庞氏字辈:安邦定国 兴人义务 永保万年 河南偃师诸葛镇庞氏字辈:“万世佰中传福寿永康健文明新道德恒成永长远”。 河南偃师翟东村庞氏字辈:“清世承恩广桂兰绍士林炳文成俊秀培玉恒生金”。 河南偃师城关镇庞氏字辈:“清世辰恩光桂兰兆士林秉文承俊秀增益恒生金”。 河南邓州庞氏字辈:“文广林富玉伟子振佳邦”。 河南汤阴菜园镇庞氏字辈:“永少佳世远,显照百年贤”。 广西防城、博白庞氏字辈:“积德权举彩甲贤能胜世”。 广西合浦庞氏字辈:“家永远怀(维)祖德”。 广西合浦庞氏字辈:“子辉启世大华”。 广西北流庞氏字辈:“方宏发达……” 广西庞氏一支字辈:“兴正美富贵”。 江苏新沂庞氏字辈:“景振洪维学”。 江苏滨海庞氏字辈:“庆开学古希贤”。 安徽定远庞氏字辈:“春(德)兴家国”。 安徽庞氏一支字辈:“天家福化在明良士得克传永又长”。 云南昆明庞氏字辈:“金兴正应文祖汉国德天仁厚流芳远恩泽永达昌光明联显耀宽洪科第先安邦臣辅朝世代观华年”。 四川绵阳庞氏字辈:“魁云星光远福英德泽明加应永珍”。 湖北崇阳庞氏字辈:“西启再明良”。 浙江天台庞氏字辈:“成(慎)就(修)光列宪茂学正(振)邦加荣昌绍先德傅宗万季宏”。 辽宁普兰店庞氏字辈:“永兴家业利”。 广东阳春庞氏字辈:“朱成斐有章庞得显明扬荣宗耀祖世泰其昌”。 山东东平庞氏字辈:“灵玉传国玺昭璧重连成友仁盛宝善贤忠念显荣”。 吉林长春庞氏字辈:“广士文成振显占庆玉书”。 山西大同庞氏字辈:“国宗起建守兴善乃尔有明成进树必理永复学恒”。 上海宝山庞氏字辈:“乐进礼学来康”。 庞氏一支字辈:“世士文玉正大光明家庭有守应天顺兴兆德显元永继荣登”。 庞氏一支字辈:“永可定家邦”。 庞氏一支字辈:“玉中万效志安国”。 重庆庞氏一支字辈:延远光忠 展开
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古庞乡今无从考,春秋以前庞姓于史书鲜见。战国时魏国有庞涓,赵国有庞火爰,西汉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庞真。东汉时,见诸史册之庞姓人达十六人,如庞参、庞俊父子为河南缑氏(今偃师)人,庞萌为山阳(治所在今山东金乡)人,庞雄为巴郡(治所在今重庆北)人,庞奋为辽东属国都尉,庞德公为襄阳(今湖北襄樊)人……。这些史实表明,魏晋以前,庞姓人已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湖北、重庆、辽宁等地。三国蜀有庞德公之侄庞统,魏有南安狄道(今甘肃陇西)人庞德(其从兄庞柔入蜀)。扶风(今陕西凤翔)人庞迪,酒泉表氏(今甘肃高台西)人庞淯。如今,庞氏族人在全国分布广泛,在广东湛江吴川,在山西省的翼城县,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化州市木贤乡、湛江市坡头区坡头镇朱依村,尤以廉江市那良村人口较多约有一万多人,四川省的绵阳市盐亭县、黑龙江省绥化市、辽宁省沈阳市、北京市、广东省广州市、湖北省武汉市等地皆有分布,尤以广西、山东、河北为多,此三省之庞氏约占全国庞氏人口的36%以上。 展开
郡望堂号
郡望堂号 郡望 始平郡:西晋时期置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市一带地区。 南安郡:西汉时期置县,治所在狄道(今甘肃陇西)。东汉朝中平五年(戊辰,公元188年)分汉阳郡再置郡,治所亦在狄道(今甘肃陇西渭水南岸),其时辖地在甘肃陇西县东部及定西、武山县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梁国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亦置南安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西部各县,为全省三郡之一,辖兴、泉、漳三地。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改郡为县。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两国。秦朝时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置南阳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个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谯国郡:亦称谯国、谯郡。东汉朝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仍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一带地区。三国时期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的灵璧县、蒙城县、太和县、鹿邑县、永城县间一带地区。 高阳郡:战国时期为高阳邑,东汉桓帝时期(公元147~167年)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高阳县一带。晋朝泰始初期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今河北蠡县),时辖四县,辖境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阳、博野、蠡县等地。北魏时期置青州高阳郡,辖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县西北部一带。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 堂号 南安堂:以望立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 谯国堂:以望立堂。 始平堂:以望立堂。 高阳堂:以望立堂。 展开
宗祠通用联
四言通用联 源自周代; 望出始平。 ——佚名撰庞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庞姓的源流和郡望。 一州冠冕; 五部侍郎。 ——佚名撰庞姓宗祠通用联 贤才第一; 孝行无双。 ——佚名撰庞姓宗祠通用联 南州冠冕; 宰相田园。 ——佚名撰庞姓宗祠通用联 治平世泽; 南州家声。 ——佚名撰庞姓宗祠通用联 土祥鸟; 南州凤雏。 ——佚名撰庞姓宗祠通用联 五言通用联 朱紫谁为号; 青山绝点埃。 ——庞蕴撰庞姓宗祠通用联 七言通用联 千秋功烈留三国; 一代忠贞属二师。 ——佚名撰庞姓宗祠通用联 愿以铁锤平社会; 欲将机杼织人生。 ——庞人铨撰庞姓宗祠通用联 才非百里腾骥足; 颂民地天乐桑耕。 ——佚名撰庞姓宗祠通用联 从古大才非百里; 至今有庙祀双江。 ——佚名撰庞姓宗祠通用联 八言通用联 孝妇感天,曾闻鲤跃; 德公避世,偕隐鹿门。 ——佚名撰庞姓宗祠通用联 展开
姓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