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姓氏百科
聂姓
聂姓,起源主要有4个方面:1、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卫国大夫(一说楚国大夫)食采于聂(今河南省濮阳),子孙以地为氏。2、出自姜姓。据《姓氏急就篇注》所载,春秋时齐国丁公封其支庶子孙于聂城(今山东省茌平县西,一说河南清丰县北)为齐国附庸,称聂国。后世子孙以国为氏。3、古有地名聂北,春秋时属邢国(今山东省茌平西),亡后属齐,居者以地为氏。4、出自他族有聂姓或改聂姓:宋时犹太人入中国,在元、明时采用汉姓,其中有聂姓。”
聂氏
吕衡
河南、湖南、江西、安徽、贵州、四川
聂芳聂、胜聂松
河东郡、新安郡、清河郡;悯农堂、三礼堂、问政堂
聂荣臻、聂卫平
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吕衡 展开
字辈信息
山东济宁聂氏字辈:“衍培高吉遵尚其智起俞世业永守义争”。 湖北宜宾聂氏字辈:“兴容同希宗延光有儒鸿才敏孟学士明德应世崇”。 湖南松花聂氏字辈:“仕大永吉仁家传昭笃庆移姓喜龙昌孙书席尺长”。 云南昆明聂氏字辈:“君臣敏学文昌国本盛世”。 重庆万州聂氏字辈:“国章文字礼义学道发福其家诗”。 河南南阳聂氏字辈:“福……书子荣宗”。 安徽潜山聂氏字辈:“嘉学明时盛诗书世代昌闻声咸大振茂德定齐芳”。 福建泰宁聂氏字辈:“思远长来……”。 河北涿州聂氏字辈:“永九宝术志”。 江西九江瑞昌武宁聂氏字辈:“智海成国彦文武玉庭芳”。 四川广安岳池聂氏字辈:“维敬凤登国朝,永少元明长庆富贵,四代昌荣”。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东屏镇北山底村聂氏字辈:正月总林继异尚启茂本士可,大学宜道在新民(道光年间合族公订),中庸定理正纲常(民国丁亥年订)。 四川乐山沐川聂氏字辈:“亮子闰銮廷弘懋圣文有天云相元大光永安世昌望重家帮贵隆辅弼喜庆明良运臻道泰会际平康”。 广东韶关始兴聂氏字辈:荣发兆其邦,复郁金兰秀,群英玉树方。  展开
迁徙分布
分布历史 西周后期,聊城、德州、济南、泰安、济宁分部较多。 东周末至秦代,邯郸、安阳、濮阳较多分布。 汉代,往河南、山西两省较多分布。 北宋时期,约有9万人,排宋朝百家姓127位,主要分布安徽、山西、河南、江西、湖南。其中在安徽最为集中,占总聂姓人口28%。 南宋时期,北方多战乱,江西、安徽、江苏较多分布。 元代,逐有往湖北、湖南两省迁徙趋势。 明代,约有18万人,排明朝百家姓94位,逐有往广东、云南两省迁徙趋势。但总体集中在江西,占总聂姓人口近69%。 清代,因为清初四川人口大幅消减,跟随“湖广填四川“的人群,向重庆江津、四川遂宁迁徙的较多。 当代,约有140万,占全国人口0.11%,排共和国百家姓122位,主要分布湖南、江西、贵州、辽宁、安徽、河北、四川。其中湖南最为集中,占总聂姓人口10%。 展开
郡望堂号
郡望堂号 郡望 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 指今整个山西省。 秦初(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 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 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 新安郡:秦置新安县,故址在今促池境内,属宏农郡,汉朝因之。西晋朝太康元年(280年)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省淳安县)。东晋末分置东垣县。北周保定间置中州,建德间废,改置新安郡。隋开皇年间改新安郡为谷州,后谷州与新安郡交相代替,隋大业初年省东垣入新安。隋朝时期的新安郡是由歙州改置,后移治休宁(今安徽省休宁县),再后移治到歙县(今安徽省歙县)。唐贞观年间移治于今新安(今浙江省淳安县),后不复变。 清河郡:西汉太祖刘邦五年(前202年)置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前43- 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省清河县)。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省临清市)。 堂号 悯农堂:山西省永济市聂族堂号。 三礼堂: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聂族的堂号,人口七万余。 问政堂: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江西省九江市江州区聂族堂号。 东郡堂: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聂族堂号。 积善堂:江苏省扬州市、上海大丰农场、加拿大多伦多聂族堂号 崇本堂: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聂族堂号。 光裕堂: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湖南省衡山县聂族堂号。 崇德堂: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聂族堂号。 新安堂: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县、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聂族堂号。 理学堂: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聂族堂号。 垂裕堂: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聂族的堂号,人口五万余。 河东堂: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聂族的堂号。 展开
宗祠通用联
待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