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姓氏百科
盖姓
盖姓,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二十六位,人口约二十四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5%左右。盖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基本介绍:盖[盖,读音作gě、guō,亦可读音作gà、gài、guó] 姓氏源流:盖(gě,guō,gài 盖)姓源出有: 以封邑名为氏。 两宋 邓名世 《古今姓氏书辩证》盖:《韵谱》曰:古盍反。汉曹参师盖公。又有谏议大夫盖宽饶。虎牙大将军安平侯盖延,字巨卿,渔阳人。越骑校尉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家世二千石。汉阳太守进,生大司农彪,彪生思齐,安定属国都尉;思齐生勋,谓之盖京兆;勋子顺,永阳太守,皆有传及世系。唐安西都护(或云北庭都护)盖嘉运。后魏河南盖氏盖楼氏改焉。谨案《孟子》有盖大夫王驩,又曰陈仲子兄戴盖,禄万钟。《注》:盖,齐邑也。今宜曰盖氏出自齐大夫,食采邑于盖,以邑为氏,则祥明矣。唐魏徵,定天下姓氏,平昌郡三姓,山阳郡五姓,皆有盖氏。 据盖(guō)姓家谱称:盖氏三兄弟“辛、兴、旺”,自洪武二年,为执行“移民就宽乡”的国策,由原籍莒州出发徙直隶枣强县领取执照川资,分发至山东淄川。伯祖“辛”自淄川移居博兴县博昌镇大雾头(今东营市垦利区大务村);仲祖“兴”徙利津县城东南七里大庄盖立庄(今垦利区罗盖村);叔祖“旺”移居利津县城西五里大盖家村。三兄弟迁居600多年来,已繁衍至26世,其子孙绵绵,后代在东营地区星罗棋布,尤以垦利区、东营区、利津县居多。如垦利区333个行政村中,有盖(guō)姓家族的就有70个村。有的村几乎整个村庄都是盖(guō)姓。如垦利区大务村、罗盖村、薛家村、孙家村;东营区辛店村;利津县大盖家村等。 盖读guō音,其万历十八年续谱中是这样记载的:“盖字一也,而有两称者何?以姓氏论,则古盍切为入声,与郭并称;以掩覆论,则古太切为去声,与丐并称,所谓同画而异声者……”。可见,盖读guō音由来已久。文中“古盍切为入声,与郭并称”是因本土方言hé、huó发音不分而成。如河、和、盒,本土方言匀发huó音。而本土方言gě、guō发音不分,则可能直接导致gě发guō音,如哥、胳、袼,本土方言均发guō音。 该支盖氏正确读音作gě和guō。
盖姓
姜太公
山东、辽宁、黑龙江、四川、贵州
盖寓、盖延、盖文达
渔阳郡、安阳郡、洛阳;渔阳堂、安阳堂、洛阳堂
盖国才、盖钧镒、盖山林
得姓始祖
姜太公 源于姜姓,以王父字为氏。 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守兴元少尹、兼侍御史、清河盖府君墓志铭并序。前摄泸州司马兼军事判官、将仕郎、试太常寺协律郎崔璲撰。 “盖氏之先,起于神农时姜姓,封于齐,是为襄公之裔。襄公生桓公,当周世,与晋同称霸。后姜氏族分吕氏,亦为周尚父。周天子复封于齐,始自王父字为氏焉。” 开元:(713年十二月—741年十二月)为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29年。“开元十九年……京兆功曹卢若虚录太公之后”是目前已知的盖氏源于姜氏的最早记录。 商周之际,有吕渭,字子牙,敏而内、智而动。南宋罗泌也认为盖氏出自姜姓。 到了东汉末年及南北朝时期,在我国的北方,又出现两支盖(gài)氏。根据《魏书》的记载,庐水的胡人有盖氏,又有盖楼氏改复姓为单姓盖氏,因此盖姓又有少数民族血统。根据《姓苑》记载,盖氏望族出于渔阳、洛阳。盖氏还有两支外来的组成部分,不过,经过多年的融合,早就不分彼此了。望族居于安阳郡,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泌阳县西。而《百家姓》上则注明是汝南郡,即今天的河南省汝南县。盖氏后人尊姜太公为盖姓的始祖神。 展开
字辈信息
朝阳区盖氏字辈:毓绎景龙曾清铭林世成   海淀区盖氏字辈:天开良善永振朝纲家学鸿声   通州区盖氏字辈:昭成树(宏)士(正)增(大)志(天)兴兆(有绍)宪(明)秀(玉)福(荣文)履(世)厚德为本守忠恕传家广继恩启瑞永乐庆征祥   房山区盖氏字辈:云如从仁义礼至信   丰台区盖氏字辈:奉凌景学   昌平区盖氏字辈:凤奎玉   大兴区盖氏字辈:德运开景象,财华佐国安,富贵荣金玉   顺义区盖氏字辈:晵溥蘟允永思学纪宪忠明志昭贤德家兴国荣昌   西城区盖氏字辈:占尚方朝,国章三文,荣光昌大,元远长兴,有德克绍,必跃宗庭   延庆县盖氏字辈:廷士国开公,大志光先德,惟善天必佑,福寿可远长,在家作名诗,登朝显忠良 展开
迁徙分布
殷商时期,东方有一盖国,后封给周公长子伯禽,是为鲁国,鲁国有一地名为盖(今山东省沂水县),莒鲁之争后入齐,其后有以邑名为氏者,是为盖氏。由于盖地后归于齐,后世统归于姜子牙之后人,尊姜子牙为盖氏始祖神。 据古书记载,历史上在战国时魏国曾出过盖娄氏,后来盖娄氏却未能流传下来,理应都已改成了他姓,或者简化成了“盖”姓(因在后期的同地出现了盖娄氏改为盖氏的例子),成为盖氏的又一支源。根据《姓苑》记载,盖氏望族出于渔阳、洛阳。除此之外,还有两支外来的组成部分,不过,经过多年的融合,早就不分彼此了。望族居于安阳郡,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泌阳县西。而《百家姓》上则注明是汝南郡,即今天的河南省汝南县。 今山东省的临沂市三区境内,特别是临沂市兰山区的盖家沟是临沂盖姓起源地。潍坊市峡山区、莱阳市、威海市、德州市宁津县、青岛市,辽宁省的沈阳市、辽阳市,吉林省的长春市、敦化市、扶余县,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四川省的乐山市,贵州省的毕节市,山西省临汾市等,江苏省的苏州市、扬州市宝应县,天津市的滨海区,河北省的泊头市、行唐县、承德市、枣强县,陕西省的富平县,北京市,湖北省的黄石市,上海市,安徽省的亳州市,甘肃省的泾川县. 展开
郡望堂号
郡望 渔阳郡:秦朝时期置渔阳县,其时地在今北京密云西南一带地区。秦、汉、魏、晋诸朝均为渔阳郡。隋朝末年改无终县为渔阳,即今河北蓟县。 安阳郡:西汉时期置县,治所在今河南正阳西南。西晋时期亦为置县,治所在今天的河南安阳西南西南一带地区。 洛阳:亦称洛阳郡。战国时期秦国的秦襄王置洛阳县,该县以在洛水之阳而名,属于三川郡。西汉时期为河南郡治。隋、唐两朝,洛阳故城辖地达今韩国汉城市以西九公里处,大周王朝的武则天曾以洛阳为都城达十四年。由于新莽、唐朝、五代后粱、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国也都以洛阳为陪都,故而多称洛阳为“六朝古都”。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 堂号 渔阳堂:以望立堂。 安阳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崇贤堂:唐朝时候,盖文达、盖文懿兄弟二人都是名儒,人们见他一门多士杰,因称“二盖”。盖文达博览群书,尤其精于三家《春秋》,由文学殿学士升谏议大夫,拜崇贤学士。盖文懿为国子监助教,晓譬密征,远近敬仰,拜国子博士。 多士堂:同上。 展开
宗祠通用联
四言 宗开盖邑;秀毓安阳。 ——佚名撰盖姓宗祠通用联 云台图像;瀛洲列名。 ——佚名撰盖姓宗祠通用联 任司隶尉;治黄老言。 ——佚名撰盖姓宗祠通用联 春秋传学;二盖驰声。 ——佚名撰盖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盖公,善治黄老之言。下联典指唐·盖文达、盖文懿,以儒学称,时号“二盖”。 春秋传学;达懿驰名。 ——佚名撰盖姓宗祠通用联 名高司马;望出渔阳。 ——佚名撰盖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盖宽饶。下联典指东汉·盖延。 七言 治黄老三齐致聘;讲春秋二盖驰名。 ——佚名撰盖姓宗祠通用联 云台武臣超一世;瀛洲学士重千斤。 ——佚名撰盖姓宗祠通用联 英名盖世三岔口;杰作惊人十字坡。 ——田汉撰盖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当代戏剧家田汉赠盖叫天联。 八言 经名贯通,众称二盖; 远近宗仰,博洽三家。 ——佚名撰盖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代国子博士盖文懿,与同代文学家馆馆博士盖文达并称“二盖”。唐代崇文馆学士盖文达,博涉经史,尤精春秋三家。 八言以上 威重虎牙,肖玉容于云阁; 文蜚风采,列金马于瀛洲。 ——佚名撰盖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盖延。下联典指唐·盖文达。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