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姓
封父
四川、浙江、陕西、江苏、河南、四川
封衡、封孚、封肃、封隆之
渤海郡、洛阳;渤海堂、洛阳堂
封明为、封永顺、封至模
封父。封姓源出于姜姓,是以地名为姓的姓氏。根据《姓苑》上记载,夏朝时封父被列为诸侯,封地在今河南封丘县西封父亭,他的后代以地为氏,称为封氏。故封氏后人尊封父为封姓的得姓始祖。
展开
山东胶南封氏字辈:“时(新)威(权)良(天)世(守)将(帅)常(约)济耀守(嵩仑岗)芝训(策籍廉强谈广诗)焕惟(纯)重金洪福子(信)顺”。
江苏连云港封氏字辈:“存心忠厚 必昌其嗣 功宽新鳘 惠懿敷芝”。
广西岑溪封氏字辈:“济平章荣华凯直长”。
安徽繁昌封氏字辈:“家和世代昌贻谋昭惠泽”。
江西南丰封氏字辈:“光炳(秉)立祖”。
江西九江封氏字辈:“文章世泽、孝友家声、学忠孔孟、道法朝庭”
吉林东丰封氏字辈:“贵殿喜(锡)俊连”。
陕西长安封氏字辈:“上(尚)赵(兆)维(庭)永彦(志) 怀帮(邦)常(长)友(有)庆 真尊宗家兴 齐才振世雄”。
贵州封氏一支字辈:“永远敬朝廷万国占君臣文运光乾连科明显大清”。
展开
历史上封姓的迁徙与分布
宋朝时期,封姓人数很少,主要集中于四川和浙江。明朝时期,封姓大约有4万6千人,当时山东为封姓第一大省,约占封姓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陕西、江苏、河南、四川等地。
当代封姓的分布与图谱
当代封姓的人口大约有40万,为第二百五十七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44%。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封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陕西是封姓的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封姓人口的18%。全国封姓主要分布在陕西、山东、重庆、江苏、广西、河北、湖南、广东,这八省区市大约占封姓总人口的80%;其次分布在贵州、四川等地。封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陕宁、甘肃南部、青海东南、内蒙古中部、晋豫鄂西部、云贵川渝、湘粤大部、桂琼、江西西南、浙江北端、安徽东部、沪苏鲁、河北东南、辽宁南端,封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大约为0.08%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0.4%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4%,居住了大约72%的封姓人群。
展开
郡望
渤海郡: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洛阳:亦称洛阳郡。战国时期秦国的秦昭襄王置洛阳县,该县以在洛水之阳而名,属于三川郡。西汉时期为河南郡治。东汉时期建为都城。三国的曹魏及后来的西晋、北魏、五代后唐皆建都于此,南北朝时期东魏置郡,故城辖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大周王朝的武则天曾以洛阳为都城达十四年。
堂号
渤海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平卢堂:唐朝时封敖历任平卢兴元节度使,平寇有功。皇帝命他替皇帝写一个《告慰边疆将士》的圣旨。其中两句“伤居尔体(伤虽然在你们身上),痛在朕躬(但我却亲身感到疼痛)”深得好评。
展开
四言
望居渤海;
源自封丘。
——佚名撰封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封姓的郡望和得姓源流。
声称长者;
体得大臣。
——佚名撰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魏渤海人封隆之,字祖裔,善于奇谋妙算。在朝中经历五个皇帝,四次任侍中,两次任吏部尚书,一次任仆射,四次任冀州刺史,始终保持着好名声,当时人称他为“博大长者”。下联典指南燕渤海人封孚,字处道,曾在后燕慕容宝朝中做官。后人南燕,内参密谋,外总机务,职位极高,但为人谦虚,能多方面听取意见,晚年尤其亢直,有大臣之体(风度)。
得大臣体;
有高士风。
——佚名撰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燕·封孕事典。下联典指南齐·封延伯事典。
礼折辽使;
婚配封郎。
——佚名撰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胡宗炎。哲宗崩,辽使来吊,不易服。宗炎以礼折之,必使听命乃相见(编者注:故上联似非封氏典故,见下附录:《〈宋辽金夏交际仪〉摘》一文)。下联典指隋·封德彝初出仕,杨素甚器重,抚其床曰:“封郎终居此座。”竟以从女配其为妻。
五言
隆之为官长;
炎裔乃帝师。
——佚名撰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后魏吏部尚书封隆之,字祖裔,奇妙算,历事五帝,四为侍中,再为吏部尚书,始终完名,世称博大长者。下联典指炎帝裔孙名钜,相传曾为黄帝之师。
千门歌吹动;
九陌绮罗浮。
——唐·封敖撰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尚书右仆射封敖《春色满皇州》诗句联。封敖,字硕夫,修人。有《翰稿》八卷。
七言
位尊清雅洵高士;
任重谦虚真大臣。
——佚名撰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齐梁郡太守封延伯,字仲琏,东海人。有学行,并有高士风。为北州所宗附。下联典指南燕名官封孚,字处道,渤海人。初仕慕容宝,后入南燕,外总机事,内参密谋,谦虚博约。晚节尤伉直。卒谥文穆。
先代喜读还园赋;
后人犹念卫生经。
——佚名撰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后魏尚书左中兵郎中封肃,字元邕,有文思,博涉经史。尝为《还园赋》,其辞甚美。下联典指在国时魏国道士封衡,字君达,陇西人。有《卫生经》等。
胜事俏能销岁月;
已拚名利不相关。
——唐·封敖撰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尚书右仆射封敖《题西隐寺》诗句联。原载《全唐诗》。
十言
风神未肯留情,美人谁护;
封郎终居此座,从女可婚。
——佚名撰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传说中的风神封姨。下联典指唐初大臣封德彝,名伦,观州人。
展开
-
03-252020封氏字辈汇总山东胶南封氏字辈:“时(新)威(权)良(天)世(守)将(帅)常(约)济耀守(嵩仑岗)芝训(策籍廉强谈广诗)焕惟(纯)重金洪福子(信)顺”。 江苏连云港封氏字辈:“存心忠厚 必昌其嗣 功宽新鳘 惠懿敷芝”。
-
03-252020宗祠通用联望居渤海;源自封丘。 ——佚名撰封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封姓的郡望和得姓源流。
-
03-252020郡望堂号郡望堂号 郡望 渤海郡: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
-
03-252020封姓名人封姓名人 封衡 三国时魏国道士。据《后汉书》记载,他入山修道150余年,还乡时,像20多岁的人。著有《养气术》、《隐形法》、《卫生经》等。
-
03-252020封氏起源 迁徙分布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的后裔钜之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苑》上记载,炎帝裔孙名钜,曾为黄帝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