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姓氏百科
邓姓
邓姓是中国新姓氏排行27的大姓,殷时,邓氏一支发展成以邓为名的侯国。邓国历史悠久,直至战国时代,才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便按当时的习惯,“以国为氏”将此姓传了下来,就是邓氏。对此,唐代的《元和姓纂》概括说:“邓,曼姓,殷时侯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邓氏在繁衍发展的过程中,也吸收过外族外姓的成员。据《安化邓氏谱序》载,南唐中主李璟,曾封其第八子李从镒为邓王。南唐亡国后,其子李天和为躲避宋太祖的斩杀,而以其父封号为姓氏,改为邓姓保住了性命。 邓姓人最集中的地方是中原地区、长江流域及沿海一带,其中江西、湖南、河南为最,四川、广东、福建、江苏次之。 邓姓既包括“南阳邓氏”(含已混同于“南阳邓氏”在邓州和南阳地区的“夏朝邓氏”),又包括“南唐邓氏”(宣城邓氏),还包括在四川和云南地区的“羌族邓氏”和“彝族邓氏”。
邓姓
邓伯温
河南郑州、湖南、四川等
邓九公、邓禹、邓子龙
南阳、安定;谦恕堂、洛阳堂
邓小平、邓颖超
得姓始祖
是被颛顼赐姓为曼姓的金天氏的后裔。传说几千年前,黄帝之孙颛顼高阳氏,曾赐少昊金天氏的一个有功德的儿子为曼氏。曼氏开姓之后,世代繁衍,并分出许多支系,而邓氏就是其中之一。 得姓始祖 《姓氏急救篇注》说:“邓,古国名,本曼姓,其后称邓氏。以国为姓,是为得姓受姓之始。 早在炎黄二帝时,一个以邓(登)命名的远古部落就已出现在今山东荷泽市巨野县一带。这一部落的首领邓伯温曾在黄帝时加入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并跟随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黄帝的子孙本来姓姬。邓姓虽然也属黄帝子孙,但由于该姓源于帝喾的儿子契的系统,所以人们认为邓姓源于子姓。 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曹圉(音语,Yu),曹圉生冥,冥生振,振生微,微生报乙,报乙生报丙,报丙生主壬,娶妻名扶都,扶都见白气贯月,感而生天乙,是为成汤。成汤为圣王,创立了商朝。 入商以后,商王武丁把其叔父分封到了邓地,建立邓国。《路史·后纪九》记载:“初,武丁封叔父于河北蔓,曰蔓侯,有曼氏、蔓氏等,优、邓其出也。”《世本》说:高宗武丁“封叔父于河北,是为邓侯,后因氏焉”。 成汤传19世至小乙,小乙之子武丁,是个开拓性的君主,将商朝的版图大大扩展。 武丁占领当今河南省的地区,在汉水、淮河之间分封了很多小侯国。武丁封其叔曼季于河南省邓县,称其地为邓。曼季立国于颍川昭陵之间,国名为邓国。因此,曼季是邓姓的远古始祖。 进入春秋后,郑庄公和楚武王的夫人都是邓氏女,并积极参与国家政事,表现出较高的见识和才能,展示了邓国丰厚的文化底蕴。《春秋·桓公七年》载:“邓侯吾离来朝。”邓侯到鲁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一次重大的外交活动,通过访鲁,提高了邓在东周列国中的政治地位。 周桓王十七年(前703年),楚国派往邓国的使者道朔和另一名巴国使者在邓国南境遭到(夏阝)(you)国人袭击,财物被掠,人被诛杀。楚王闻讯大怒,派斗廉率领楚巴联军攻打(夏阝)国。邓国知道后则派了养甥和聃甥率军援助(夏阝)国,爆发了“楚巴与邓之战”,经过三次进退后,楚巴联军采用前后夹击的战术,打败邓国。 15年后,当楚文王率军借道邓国北上攻打申、吕二国时,作为文王舅舅的邓国侯设宴招待了这位实力强大的外甥。这时,邓国以骓甥、聃甥和养甥为代表的一批大夫,极力主张乘机杀掉楚文王。但邓侯固执己见,不听劝告。结果,楚伐申返回的那一年,攻打邓国。邓国最后终于被楚国灭掉。 展开
字辈信息
湖南益阳邓氏字辈:(湖南益阳檀树圹、杜家冲族,湖南宁乡谦江公族,湖南益阳克让村族,三个族共字辈)儒贤忠必太,仁义佐朝宗,文明邦国正,祖代永兴隆,含章光大德,诗书俊彦功,振策凌云志,啟佑万年同,敦化治安久,中和善泽长,英华承继起,名禄兆熙昌,孝顺先声远,荣封世业扬,理学辉经典,炳蔚跃伦常,集庆家廷盛,祥开福寿徵,傅心存厚道,勋位定超增,雄才能树立,景运应时雍,裕本恢麟风,培元焕鼎钟,紫微映栋樑,圣照显军威,龙腾权广宇,鹤鸣赞春秋。 湖南宁乡邓氏字辈:“德庭均文子祥开殷泽傅振基先绪丕绍美功祖贤礼义承家日谋猷辅世年一支敦本厚嗣续庆云联茂林培实烈华国毓鸿章敦孝彝伦正联忠运会昌复恒成美果谦泰允安康道学宗周孔垂名受福长”。 湖南浏阳邓氏字辈:“世时支拾万亿倡民豪杰光裕志胜荣伏文英忠正兴盛朝廷傅印显祖受铭封恢宗贻锡晋德化宣家乘儒林启后程经纶新美秀隆运乐升平”。 湖南长沙邓氏字辈: 法官桥各区支派:“世法桂文景绍嗣时伯玉系志金林芳士增自大永昌英贤”; 马龙汉各区支派:“元宗文思应启土司之大有乐年逢自世博公二十三世至逢派”; 合族公定字派:“桃源文公裔下派语自公起至家声丕振毓秀锤祥克全孝友德泽弥长”。 湖南辰州邓氏字辈:邓文永兴啟,生显胜秀昌。 展开
迁徙分布
邓姓发源于今天湖北襄阳古邓国,大举南迁于东晋之时,而播迁入闽、粤则早于汉代。汉代中期,邓况自楚徙居南阳新野。至东汉初,因族人为光武帝刘秀的中兴汉室立下大功及与东汉皇室的亲戚关系,一跃而成为东汉最显赫的家族。但至东汉安帝时,有人诬告邓弘等曾反对立安帝,引起安帝不满,因而使邓氏遭受了一次大的劫难。此后,南阳邓氏不断外迁,有南至湖南、湖北者,也有西至山西、甘肃者。 明代福建人邓显祖移居台湾,此后,闽粤邓氏又有一些人向台湾迁徙,进而又有徙居海外者。江西邓氏向浙江迁徙,在建德市与兰溪市交界处原有三大村落源心村、邓宅村、桥亭村大多数村民为邓姓。 当代邓姓人最集中的地方是中原地区、长江流域及沿海一带,其中江西、湖南、河南为最,四川、广东、福建、江苏次之。 邓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榜上位居第二十六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九百一十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8%左右,并以四川、广东、福建、湖南、江苏、江西、台湾等省最多,其中在中国的北方地区,也有大量的邓氏族人分布。 展开
郡望堂号
郡望 邓氏的主要郡望: 南阳郡: 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 安定郡: 汉武帝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省平凉地区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地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 高密郡: 又称高密国,西汉汉宣帝时改胶西郡置高密国,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高密市,治所在高密,辖境包括今山东胶州和潍坊一带。东汉时期改郡为县,隶属北海郡。南北朝后宋改为郡,治所在桑犊城(今山东潍坊),其时辖地在今山东高密市一带。 此支邓氏,开基始祖为东汉太傅、高密侯邓禹。 平阳郡: 西汉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此支邓氏,开基始祖为西晋邓攸。 长沙郡: 周朝即有该地,战国时期楚国始建郡,秦灭楚后承之,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其时辖地在今湖南省东部、南部一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全州市、广东省连县、阳山县等地。西汉改郡为长沙国,东汉仍改回为郡。 此支邓氏,开基始祖为东晋荆州刺史邓粲。 陈郡: 秦朝时期置郡,治所在陈县。西汉朝初期改为淮阳国。此支邓氏,为晋代广州刺史邓岳之族所在。 洛阳郡: 秦始终置县。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 此支邓氏,为东汉大将军邓骘后裔。 宜春县: 西汉时期置宜春县。晋朝时期改名为宜阳。隋朝时期设袁州,改宜阳为宜春,治所便在宜春(今江西宜春),其时辖地在在今江西省宜春市一带地区。 南雄县:治所在今广东省南雄县。 宣城郡、南唐郡: 这两个郡号是南唐李改邓之邓氏的郡号。 堂号 南阳堂:以望立堂。南阳郡邓氏多以此为堂号,意指为南阳郡禹公后裔。 安定堂:以望立堂。 高密堂:以望立堂。 平阳堂:以望立堂。 长沙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宜春堂:以望立堂。 南雄堂:以望立堂。 陈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陈国堂、淮阳堂。 谦恕堂:源出东汉时,邓禹第六子邓训为郎中。谦(谦逊不骄傲)恕(对人宽恕)下士(以礼待下属),士大夫都归附他,所以叫“谦恕堂”。 展开
宗祠通用联
四言 南阳望族; 新野芳踪。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南阳世泽; 东汉家声。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南阳望族; 新野芳踪。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云台列首; 谏院知名。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平叔下士; 伯道存侄。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南阳世泽; 税院家声。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五言 南阳承世泽; 东汉启功名。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月斜诗梦瘦; 风散墨花香。 ——明·邓子龙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清操历冰雪; 赤手捕长蛇。 ——邓中夏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忧乐关天下; 安危系一身。 ——潘力生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潘力生赠邓小平联。 东汉家声远; 南阳世泽长。 ——佚名撰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邓氏宗祠联 六言 平叔常能下士; 伯道胡为无儿。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禁烟功勋卓著; 抗日史册留芳。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邓曼智能料事; 太后夙本好书。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期楚武王夫人邓曼机智过人,料事必中。下联典指晋代邓训之女幼好读书,后贵为太后。 七言以上 平天下更云台首列; 小寰球曾谏院广闻。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瑞应星辰,云台拔萃, 树称杞梓,邓林毓奇。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东汉大司徒邓禹事典,东汉大司徒邓禹子十三人,时称“邓林材木”。 世长势短,宜忘势而处世; 人多仁少,须择仁以交人。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全联劝诫族中子孙如何处世、如何交人。 尊祖敬宗,登斯堂可无愧否? 光前裕后,履此地能勿思乎。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 溯赐姓于殷商,邓国之衣冠如昨; 纪封侯于东汉,云台之军令尤新。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邓氏宗亲会会徽两侧的对联。 公道言不妨侃侃而谈,何计势力; 孝顺事正当人人自尽,焉论富贫。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 大小行事执快心,东平云为善最乐; 古今义礼归何处,朱子曰读书更高。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全联劝诫族中子孙为善、读书。 宗祠聚祖考之精神,群昭群穆,真觉有严有翼; 祀典表子孙之爱敬,我将我享,惟期来格来临。 ——佚名撰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