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刀姓
赐姓、改姓为氏。
云南
待补
渤海堂、南甸堂
刀述善、刀保尧
源于蜀人,属于避难改姓为氏。传说是古代时期避难改姓为刀氏,但始末详情有待进一步考证。源于苗族,出自古渤海国女真族,属于王朝大臣赐改姓为氏。据传,有一部分苗族、傣族的先民原先属于古渤海国女真族,在五代时期被契丹族大辽灭国之后,避难南迁,融合于西南地区的苗族。后在元、明两朝时期成为当地土司望族。
展开
傣族在过去没有严格的字辈排行,明朝以后才开始正式仿汉习设立字辈。以下字辈并不严谨,还有待进一步整理:
云南六顺傣族刀氏字辈:“辅镇胜永溶照锡锡善琪”。
云南元江傣族刀氏字辈:“龙谨锟翥鸣曾纯庆”。
云南镇康傣族刀氏字辈:“袄广嘎中敬恩枳达珍鼎鉴铣济克晟锦纯”。
云南孟连傣族刀氏字辈:“罕派先谢丁金法航忠兴谦鼎烈佑春勇先新功尚明生先华勇洪”。
展开
现居住地云南。
展开
郡望
渤海郡:历史上的渤海郡在地域上有两个称谓,另一为渤海国。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国。渤海国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南甸司:南甸傣族土司辖境相当于今云南腾冲以南、龙川江以西以北地区,即今梁河县九保乡一带。元朝至元二十六年(己丑,公元1289年)设军民总管府,由傣族首领贡理、贡銮、贡禄管理所属地区,元廷赐贡禄姓刀。明洪武十五年(壬戌,公元1382年)改南甸府,明永乐十一年(甲午,公元1414年)置南甸州,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改宣抚司,清沿明制,至1951年废止。
展开
待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