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姓氏百科
巴姓
巴姓的最早记录是,相传人文黄帝的25个儿子,为四母所生,分别为12姓:姬、姞、酉、祁、已、腾、箴、荀、任、僖、儇、依,也就是12个“胞族”,散居到各地。这些胞族又滋生出一系列的“氏”。据考证,那时的古老姓氏也还只有64个。
巴姓
后照
湖北、陕西
巴肃、巴思明、巴慰祖
高平郡、渤海郡;双卿堂、高平堂
巴忠倓
得姓始祖
巴姓,得姓始祖:后照。在奴隶制时代,周王族姓姬,通过分封诸侯和赐大夫采邑及领地,从姬姓又衍分出198氏。这些“氏”与周同为姬姓,姬姓又衍生出巴姓,与《史记·楚世家》所记相同。根据古代“妇人称国及姓”之制,巴为国名,姬为国姓,巴姬即巴国姬姓嫁于楚的宗室女。《左传》桓公九年巴子使韩服告于楚,韩服为巴行人,韩为中原诸夏的姓氏之一,“邘、晋、应、韩,武之穆也”,显然操中夏语言。楚王族也是中原语言文字系统。故巴、楚在《左传》桓公九年、庄公十八年、十九年、文公十六年和哀公十八年等多次交往中,全无语言障碍。这表明巴、楚王族语言相近,同属华夏语言系统。相传太昊伏羲氏生下咸鸟,咸鸟生下乘厘,乘厘生下了后照,后照定居于巴水,即今四川省东部一带。他的子孙就以巴水为姓,称巴氏。故后照便是巴国人(氏)的得姓始祖。 展开
字辈信息
浙江富阳巴氏字辈:有义恭一仲以鸿效学德正玉金伟。 山东巴氏一支字辈:植焕增钜浚桂炳志锡淇栋煜均镇清桐煦堪钟洪钊润松耀坤瑛海林煊春铭汇桢烨境健淑树烽圣。 巴氏一支字辈:学纯品尚德毓才全能长克振承先进贤忠义远传昌达万年。 巴氏一支字辈:文成庭保增起可志云明青山德修维世。 展开
迁徙分布
巴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巴氏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最早居住的武落钟离山,一般都认为在今湖北长阳县境内。直到今天,长阳县清江中仍有武落钟离山,山中有赤、黑二穴。所谓巴氏等五姓,应即五个氏族部落。所谓五姓之子争为君长,实质上就是五个氏族贵族争夺酋长的职位。在廪君时代以后,巴族的势力迅速增强,活动的区域相当广泛。在最北面,巴族到达了陕西南部汉中、安康一带,今天的大巴山就名源于巴人。在东边,巴族似乎一度控制过汉水中上游地区;在南面,巴族仍保留了清江上游的老根据地。到了商代后期,活动在汉水流域的巴人已经和中原地区的商人发生联系,并且一度成为臣服于商王朝的“子爵国”。但是在公元前12世纪,由于殷商统治者的暴虐,巴人转而与西迁徙。 展开
郡望堂号
郡望 高平郡:西晋时将汉代原有的山阳郡改为高平郡。治所在昌邑,在今山东省巨野县一带。 渤海郡:西汉始置,治所在浮阳(今河北省沧县一带)。辖地在今天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海湾沿岸一带。 堂号 双卿堂:源出战国时巴国将军巴蔓子,因巴国发生内乱,出使楚国,要求楚国出兵平乱,答应楚国,乱平后,割给楚国3座城。楚国出兵平了巴国乱后,向巴国要城,巴蔓子对楚国使者:“城不能割,请拿我的头谢楚王。”说罢,自刎而死。使者带了巴蔓子的头见楚王。楚王对巴蔓子的忠君爱国,非常佩服,就用葬王卿的礼节葬了巴蔓子的头。巴国也用葬王卿的礼节,葬了巴蔓子的尸身。 此外,巴姓的主要堂号还有:“高平堂”等。 展开
宗祠通用联
蜀锦囊珍苹鹆研; 汉铜鑪篆鹧鸪香。 ——清·巴慰祖撰巴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书画家巴慰祖撰书联。巴慰祖,字俊堂,歙县人。官侯补中书。通文艺,精古今文字。 卓锡已看新法界; 检身犹听旧钟声。 ——清·余光生撰巴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文人余辉生撰题忠县巴王台联。巴王台,一名巴子台,在巴县城东巴王庙后面。传为战国时巴国将军巴蔓子观看士卒演练的瞭望台。 楚子何曾留寸土; 将军依旧镇三巴。 ——佚名撰巴姓宗祠通用联 十言 不谢三城,足见忠贞义气; 尊称八顾,永传令闻芳名。 ——佚名撰巴姓宗祠通用联 展开
姓氏动态
姓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