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姓氏百科
蒯姓
蒯(Kuǎi),姓氏,起源有三种说法,其一为出自以国名为氏;其二为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其三为出自姬姓,以祖字为氏。历史名人有蒯光典、蒯通、蒯祥等。
蒯氏
蒯得
湖北、上海、安徽、江苏
蒯通、蒯良、蒯祥
襄阳郡;襄阳堂、辅国堂
蒯本佑
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 蒯得。据《风俗通》是记载,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蒯得的后代。春秋时,蒯地成为晋国大夫蒯得的封邑,他的子孙即以蒯为姓,而称蒯氏,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望族居于襄阳郡,即现在的湖北省襄阳市。故蒯氏后人奉蒯得为蒯姓的得姓始祖。 展开
字辈信息
青岛市蒯氏字辈:德光先世文振家声崇尚道义化育群伦彝常有序祖训同遵   临沂市蒯氏字辈:应相东多盛学贤正光明智慧永远久道德传家声   济宁市蒯氏字辈:得承中善盛启均天甫生惟景步以介永寿大本乃立长发其祥必从先进克绍咸章全耀知习行守恭训恒信   菏泽市蒯氏字辈:大本乃立长   烟台市蒯氏字辈:友.如.南.山.寿.新.家.创.业.多    威海市蒯氏字辈:家、廷、仁、义、道、德、  滨州市蒯氏字辈:道德光明少宗   东营市蒯氏字辈:金。宜。如。全。能。   聊城市蒯氏字辈:宗孝传世永!诗书余册长!壮烈千泽幕!垂同万年芳   德州市蒯氏字辈:仰绍召治,同本之云,秉正维道 青岛市蒯氏字辈:德光先世文振家声崇尚道义化育群伦彝常有序祖训同遵   临沂市蒯氏字辈:应相东多盛学贤正光明智慧永远久道德传家声   展开
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蒯氏或是一个典型的汉族姓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九十五位门阀。蒯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商代有诸侯国蒯国(今河南省洛阳市西的蒯乡),居于此的国人多以国名为姓,称为蒯氏。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得,被封地于蒯(同上),他的子孙就一封邑名为姓,也称为蒯氏,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同样,卫国卫庄公名为蒯聩,他的子孙就取其名的一字为姓氏,称为蒯氏。汉时,河南出现了名为蒯乡的地方(今河南省洛阳市西郊涧水东岸),当时的居民都以蒯为姓氏。蒯姓主要分布在湖北省襄阳一带。 展开
郡望堂号
郡望 襄阳郡:东汉朝建安十三年(戊寅,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阳两郡各一部份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宜城县、当阳县、远安县等一带,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城区)。晋朝时期入为荆州治所。南北朝时期梁国置为南雍州,西魏改为襄州。隋朝时期改为襄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高宗李渊平定王世充后,改为襄州,因原隋朝旧名而领襄阳、安养、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州置山南道行台,统交、广、安、黄、寿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撤酂州,以阴城、谷城二县来属于。唐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罢行台为都督府,督襄、邓、唐、均、淅、重七州。唐朝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废重州,以荆山县来属于。唐朝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废都督府。唐朝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废鄀州,以率道、乐乡二县来属于。又撤常平入襄阳,撤阴城入谷城,撤南津入义清,撤汉南入率道。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襄阳郡。唐朝天宝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置防御使。唐朝乾元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复为襄州。唐朝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置襄州节度使,领襄、邓、均、房、金、商等州,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辖领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乐乡诸县。以后襄阳为历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堂号 襄阳堂:以望立堂。 辅国堂:南朝宋时蒯恩官拜龙骧将军。他胆力过人,伐广固,斩徐道复,袭金陵、伐蜀、讨司马休之,战功累累,封新宁县男。武帝北伐时,留他在京保卫太子,命朝士与他相交。他更加谦虚谨慎,对待部下官兵宽厚仁爱。历官辅国将军,淮陵太守。 展开
宗祠通用联
姓启蒯国; 望出襄阳。 ——佚名撰蒯姓宗祠通用联 横江设馆; 庐阜穷经。 ——佚名撰蒯姓宗祠通用联 淮阴必侠; 庐岳归休。 ——佚名撰蒯姓宗祠通用联 食俸一品名朝野; 画合双龙誉古今。 ——佚名撰蒯姓宗祠通用联 恩感风雷皆变化; 诗裁绵绣借光辉。 ——唐·蒯希逸撰蒯姓宗祠通用联 慷慨为怀,不惜龙池送友; 忠贞事主,敢言跖犬吠尧。 ——佚名撰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进士蒯甜事典。下联典指汉代官吏蒯撤事典。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