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新闻动态

名门修谱:当代家谱的消失、萌芽、新生!

晓名
家谱发展;家谱文化;互联网家谱
2020-10-29
86

新中国建立之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家谱也和所有与家族有关的东西一样,被赋予了特殊时期的色彩。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不要说续修家谱,就连家谱的收藏也成为一件不应该和不允许的事。上海图书馆之所以收藏家谱原件成为海内外之冠,其中很大部分就是已故馆长顾廷龙先生在解放初期从造纸厂里抢救出来的。这种状态持续了几十年。20世纪60年代初,虽然有过一些零星的修谱之举,但很快就不了了之。

微信截图_20200821155019.jpg

后来到了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广大群众被压抑了几十年的宗族意识又开始萌发。于是在某些农村,尤其是在某些沿海地区,就开始陆续有人慢慢尝试修坟、祭祖、续修或新修家谱。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家谱已经被搬上“台面”,甚至与国史、方志公称为“三大历史文献”,由此可见现在人对于家谱文化的重视。家谱在很多人的眼中,就是“根”的代名词,毕竟根是一个人的故乡,一个从出生到长大的地方,这种来自血脉中的情怀是不可轻易抹灭的。就是因为心中的这份念想,让任何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自己的“根”。所以这些年,那些海外的华人手捧家谱,踏上回国寻根之旅的人也比比皆是。

微信截图_20201021104510.jpg

现在互联网时代的崛起,互联网家谱也成为家谱文化传承的“利器”。一台手机、一部电脑就可以轻松地进行建谱、修谱、搜谱、查谱等一系列操作。其实除了中国现在对家谱文化大力推广外,在很多欧美国家在互联网家谱信息数字化的建设上,甚至做得比我们做得更加厉害。虽然家谱并不是源自于国外,但他们知道家谱数据涉及的信息范围很广,家谱资源的利用率也非常高,家谱档案资源的使用在各种档案资源使用者总人数中均占1/2,个别甚至高达8成。因此一个家族中,光靠家谱能够调动的资源就非常的大。

其实现代的人想修谱,除了说明社会对修谱文化的认同外,无非也是从侧面反映出来了社会稳定,大家在生活条件富足的情况下,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有所提高。注重修谱是个好现象,毕竟祖宗流传下来的文化总需要传承下去。对于那些没有家谱,又想要修谱的人来说,如果所有线索都断了,那最好的做法就是从自己这一代开始修,至少让自己的后人,能够有根可寻,有祖可拜!

公众号专用尾贴.jpg

了解更多姓氏文化,欢迎关注“名门修谱”。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转发和分享!

该文章来源“名门修谱”官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保留追究其侵权法律责任的权利!